随着春运大幕的开启,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高位叠加,公路、铁路运输以其安全、快捷等优势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那么,在乘车途中发生旅客人身损害纠纷,该如何正确维权呢?
遭遇抢劫受损 承运人担责
邹某乘坐李某驾驶的客车赴省城探亲。途中,两名犯罪嫌疑人在盗窃邹某财物时被其发现并发生厮打。两嫌疑人用刀将邹某划伤后逼停客车逃逸。经住院治疗,邹某花去医药费等费用近万元。在协商赔偿未果的情况下,邹某将客运公司及该车驾驶员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对方赔偿医疗费等各种损失。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客运公司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1.9万元,李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说法:客运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及行李运抵目的地,旅客为此支付票款的合同。民法典第八百一十四条规定:“客运合同自承运人向旅客出具客票时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第八百二十二条规定:“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本案中,原告在被告车内遭遇抢劫受伤,被告未按客运合同约定的时间将原告安全运送到约定地点,且无证据证明自己已尽到了积极有效的救助义务,故应当对原告的受伤承担赔偿责任。
发生事故致伤 承运人赔偿
房某乘周某驾驶的中巴车从外地返乡。途中,中巴车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房某等乘客受伤。交警部门认定周某与货车司机负同等责任,房某等乘客无事故责任。伤愈后,房某将周某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2.63万元。
说法:民法典第八百二十三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据此规定,承运人对旅客伤亡承担无过错损害赔偿责任,即只要不是不可抗力或者旅客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害,不论承运人主观上有无过错,旅客均有权向其请求损害赔偿。本案中,原告对于损害的发生并无过错,故被告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车内互殴受伤 责任人各担其责
刘某乘坐列车返乡途中,因就餐泡面汁儿不慎洒到邻座徐某身上而引发双方厮打,乘警和列车长随即对冲突双方予以隔离并展开调查处理。列车到站后,乘务人员又立即将伤者刘某送医应诊。伤愈后,刘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徐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铁路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法院经审理,判决徐某赔偿原告损失8400元,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说法: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本案中,虽然刘某凭票乘车与承运人形成客运合同关系,但在打架事件发生时承运人已经履行了安全保障义务,故不承担违约责任。原告受伤的原因是其与他人发生冲突所致,应按过错归责原则,由实际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遇险跳车致损 构成紧急避险
徐某携家人乘坐长途客车出行途中,因车厢内突然冒起浓烟(事后查明,浓烟是发动机故障导致高温引起),徐某在车未停稳的情况下从后车窗跳出,导致双足粉碎性骨折。伤愈后,徐某起诉要求被告客运公司和驾驶员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损失。被告则以原告跳车行为属于避险过当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法院经审理,判决二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合计20.6万元。
说法: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本案中,行驶中的客车内突然冒烟,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该危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即避险人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可以相信该危险发生。此时车辆虽未着火,但乘客采取的逃生行为显然是合理的、恰当的,故不属于避险过当。 (张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