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新春走基层 】“盼了多年,咱李集村总算有了变化!”
来源:通讯员 吴贻伙 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阅读量:10000 2024-02-18 13:22:40

农历正月初六,皖北农村年味儿正浓。在亳州市谯城区颜集镇李集村,村民刘桥振和家人一大早便开始收拾紧邻村里中药材交易市场的新家,准备迎接前来串门的亲友。

刘桥振是颜集镇李集东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他的家原在李集行政村的刘庄自然村,因为承租了李集村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便把新家安在了李集街上。他指着不远处的交易市场告诉记者:“这个交易市场是小操书记来了以后专门争取资金建设的。”

刘桥振口中的“小操书记”是安徽省检察院派驻李集村党委第一书记操知璇,他笑称自己是“一个人的驻村工作队”。

李集村虽说是颜集镇第一大行政村,但在2021年6月操知璇到村任职以前,这里的基础设施和集体经济还都非常薄弱。“小操书记这几年在俺们村,可给咱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咧!”刘桥振说着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亮灯

在本乡本土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民段心平,早已习惯了一到晚上村庄四野便漆黑一片的日子,未曾想年近古稀,还赶上了村里将免费的路灯安装到自家门口。

在李集村的徐各自然村,记者看到村里主干道上,一排排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煞是好看。说起村里统一安装路灯的事,村民们都打开了话匣子。“现在你看政策多好啊,路灯装到俺家门口,晚上亮堂多了。”村民徐启云高兴地说道。村民姜小敏随即接过话茬:“以前晚上没有路灯,不敢让孩子出门玩,怕磕着碰着。有了路灯后,吃罢晚饭带着孩子出来遛遛,也放心多了。”

当初,刚驻村不久的操知璇就曾在夜访脱贫户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什么叫“深一脚浅一脚”。彼时,村庄里没有公共照明,也是村民们向他反映得最多的问题之一。踩在点上、记在心里,操知璇便向选派单位省检察院申请专项帮扶资金,通过安装太阳能路灯,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

据介绍,经过与村两委协商,李集村三年内分三批实施“点亮村庄”工程,目前已经完成路灯安装600余盏,成功实现了辖区所有自然村和主干道路公共照明全覆盖。

“我们点亮的不仅是村庄,更是村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说这话时,操知璇的脸上溢满了喜悦和自豪。

修路

从丁小楼自然村向东,经朱楼、前吴庄、张庄三个自然村,再到段暗楼自然村,一条新修的总长1.52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将这5个自然村连在了一起。

漫步在这条主干道上,操知璇很是感慨:李集村地处皖豫两省交界,刚驻村时,这里不少村庄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土路,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交通出行和农业生产。“村里党员群众向我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希望能把连接丁小楼到段暗楼的这条路修起来。”

2022年,操知璇争取到安徽省发改委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开始着手修建这条“致富路”“连心路”。“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以工代赈’项目规定,带动了脱贫户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务工并领取报酬,效果非常好。”操知璇告诉记者。

针对李集村道路交通设施落后的“窘境”,操知璇驻村不久,就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开启了近乎“疯狂”的修路之旅。

跑遍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求助三级检察机关,挨家挨户进行动员……三年来,操知璇共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动员群众集资100余万元,新建辖区“村村通”主干道和21个自然村庄内“户户通”道路近20公里。

“毫不夸张地说,操书记硬是用三年时间,把我们这个后进村同其他村在基础设施上的差距,缩短了近十年!”李集村党委委员李胜杰讲起此事,十分激动,“我们这些村干部像是被他撵着去做群众工作,连在家的老党员都被动员起来了。”

做产业

李集村中药材交易市场与村党群服务中心仅一墙之隔,别看春节期间这4000平方米的场地空空荡荡,但可以想见平日交易时的红红火火。

作为承租人,刘桥振如今就在这里工作。他告诉记者:“村里很多人都种植地产中药材,之前没有市场的时候,药材商和村民都是露天交易,风吹日晒,规模也不大。交易市场建成后,方圆五六十里地乃至邻省河南都有人过来做买卖。”

亳州是华佗故里、药材之都,为我国四大“药都”之首,也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基于李集村有种植销售中药材的传统,操知璇为此专门争取资金,于2022年把这个中药材交易市场建了起来,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逢到旺季,我们的中药材市场交易额就能轻松破千万,要知道,这还只是一个村级小市场。”操知璇自豪地对记者说。不仅如此,这个交易市场还方便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从地里捡回来的种植大户散落的‘药穗’,在家门口就能卖掉,这样多少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到村任职之初,操知璇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村里的产业发展上。

“我们村有一家生产芝麻油的企业,叫香亳亳食品有限公司,它有着自己的品牌‘香亳亳’,可以说是一语双关,既契合亳州地名,又突出了芝麻油的特点。”针对这家企业销售渠道不畅问题,操知璇利用个人短视频账号“小操驻村记”,尝试着在线上帮企业开展品牌和产品的宣传,取得了满满当当的收获。同时,他在线下也积极通过各种展销会、年货节以及消费帮扶等平台来推广。

此外,操知璇还指导这家企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以此来提升品牌价值,目前,“香亳亳”已成为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省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下,目前,该公司正进行着厂房的扩建以及后续设备增添的准备。“我们企业完成扩模升级后,随着芝麻油产量的增加,肯定将更好地辐射周边地区芝麻种植产业,同时也将带动更多村民就近就业。”

下大力气改善交通设施,点亮村庄,做强村级产业,每一件实事都刻印在李集村老百姓心中。“大家见到我时常常说,盼了多年,咱李集村总算有了变化。能够收获老百姓这样的评价,这是对我最高的奖赏。”站在李集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操知璇手搭凉棚,望向蕴含生机的原野,春日阳光下的村庄正蓄势待发。(通讯员 吴贻伙 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