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新春走基层】胥河两岸“降福会”里品民俗
来源: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阅读量:10000 2024-02-21 18:37:29

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锣鼓喧天、唢呐齐奏、鞭炮齐鸣、声响震天……农历正月初六,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俗文化活动“降福会”正在郎溪县梅渚镇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共同上演,胥河两岸,皖苏两省共计3200余名村民身着彩衣、敲锣打鼓,以极具特色的民俗表演求吉纳丰,辟灾保安。

伴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只见巡演人员身着各式彩衣、手持各式龙纹旗帜开道,24支队伍接连出场,敲锣、打鼓、挑篮、扛旗……参演人员各司其职,队伍连绵数公里,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此次巡演从梅渚镇定埠民俗文化村出发,沿定埠、桠溪街道及所属村落依次展演,走街串巷,推进皖苏文化交融。巡演队伍所到之处,吸引两岸众多乡亲驻足观看,今年30岁的傅云青便是其中一员,“小时候,我们每年过年都要来看‘出会’,这几年在外地工作,没机会参与,今年赶上春节假期,我们一大早就过来了,就是为了重温小时候的记忆。”


据了解,“降福会”又称“苏皖降福总会”,是为了纪念唐代张巡、许远抵抗安禄山叛乱,守护江淮平安而设立的仪式,已有千年历史。江苏桠溪镇与郎溪县梅渚镇仅一河之隔,每年两地村民都要举行“降福会”出演活动,由村民扮演的张巡及手下部将出巡全镇,降福于民,以此祈福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今该仪式已经演变为皖苏两地祈福平安的春节传统民俗活动,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降福会”由1个总会和23个分会组成,参演人员都是当地群众。郎溪县梅渚镇文明创建中心负责人程寨军向记者介绍,为了呈现更好地效果,皖苏两地提前动员,各分会早早做好出巡准备,不仅召集了村民们,还更新了服装、道具等出巡装备。

“现在,我们的降福会规模之大为江南各省仅见,已经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重要特征。”程寨军告诉记者,今年的活动将降福会、小马灯、大小锣鼓三项省级非遗穿插其中,为乡亲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民俗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