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多年来,蒙城县坚持以法治文化为牵引,多渠道、多形式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理念,大力提升全社会法治文化素养,有力助推全县法治建设。
征集作品,打造法治文化精品。多年来,每年都面向全国征集相声、小品、情景剧、快板、歌曲等不同形式的法治文艺作品。对投稿的作品,邀请知名专家从宣传主题、政治性、创新性、艺术性、趣味性等方面进行评定,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同时,将优秀作品作为“巡展、巡讲、巡演”的基础资料,在全县开展法律“三巡”活动。2017年以来,累计征集法治文艺作品500余篇,举办法律“三巡”演出200余场次。《蒙城县法律“三巡”让普法更接地气》一文被司法部作为普法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建设阵地,提升法治文化品位。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宣传阵地的投入,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景区嵌入、街区融入、镇村纳入、小区注入“四入行动”。截至目前,全县17个乡镇(街道)、294个村(社区)均建设了法治文化公园或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长廊),在县城建设高规格法治文化公园和普法广场各1座。宣传阵地将法治典故、法治谚语、法律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展现,将传播法律知识与提升文化品位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全县干群的法律意识和城市的法治文化品位。
打造品牌,传播法治文化知识。蒙城县注重将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与民间习俗相结合,打造具有民俗特色的法治宣传品牌。每年春节期间,县法宣办、县文联邀请书法家深入到社区、乡村,泼墨挥毫,将法治文化、法治精神凝于笔下,用法治春联迎接新年的到来。元宵节期间,县法宣办精选以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为谜面的谜语,在各地开展“法治灯谜闹元宵”活动,引导群众通过自己猜想、聆听解答来了解法律知识、接受法治教育。“法治春联迎新年”和“法治灯谜闹元宵”已成为当地深受群众喜爱的法治文化宣传品牌。(赵玲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