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改造宗旨,巩固改造成果,教育引导罪犯走好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宣城监狱围绕提高临释罪犯回归适应度、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一高一降”核心任务,以完善课程体系为支撑,以模式建立为保障,融汇整合资源,强化临释罪犯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心理健康、就业指导教育,全方位引导罪犯总结改造成果,梳理违法教训、规划新生之路。
出监课程有新意
以临释罪犯回归需求为导向,组织专业民警集中编写《出监教育18讲》《出监回归“30个怎么办”》,打造百堂“回归课程”,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罪犯回归职业培训需求。
监狱组建出监教育讲师团,由教育改造科民警和各监区分管管教领导共同组成,设立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就业创业、回归适应、思想疏导五个专题小组,通过集体研课、课堂授课、教学反思不断提升出监教育授课实效。
课时落地有实效
宣城监狱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实施“143”出监教育模式。“1”即每期出监教育周期为一个月。“4”即在四个周一学习日,上午运用监狱电教系统,采用“推送菜单+个性点餐”方式,对出监罪犯开展形势政策、职业技能、社会适应教育;下午组织罪犯自学《出监回归“30个怎么办”》,并通过小组讨论、民警点评、个别教育等方式,对罪犯回归困惑开展答疑释惑。“3”即采用出监夜校方式,集中开展不少于21课时的课堂化集中教学,包括出监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就业安置推荐、出监心理适应等主题课程。
教育形式更丰富
融合文化资源,探索“非遗+”模式,将非遗宣扇制作工艺纳入罪犯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融合地方资源,联合宣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临释罪犯集中开展“就业指导进大墙”活动,提供政策支撑和路径指导。 (王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