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宿州法院“强基础 建机制 补短板 提质效”大讨论侧记
来源:王海龙 沈若愚 江新年 阅读量:10000 2024-03-07 13:16:52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为科学谋划宿州市两级法院2024年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2月18日至2月20日,全市两级法院“强基础、建机制、补短板、提质效”大讨论如期开展,全体干警围绕当前制约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实事求是深挖问题根源,集思广益寻找解决路径。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左学和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大讨论活动,两级法院班子成员全部下沉一线列席条线讨论。

开年复工第一天,两级法院干警就从温馨惬意的“过年模式”,切换到奋勇争先的“工作状态”,大家聚焦最高法院最新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省高院综合考核细则的变化,聚焦制约全市法院审判执行质效的短板,聚焦本部门、本条线代表性问题,集中学习、潜心思考、深入交流,完成了一次思想破冰,观点碰撞的“集体充电”。

这是一轮刀刃向内的思想交锋,力求查摆问题更深一层。

“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过去一年是全市法院全力奔跑、全面突破的一年,审判执行等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讲问题不是否定成绩,正视问题方能补齐短板。怎样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司法理念,解决跟不上、不适应问题?快审团队法官曹志说:“春节期间热播的电影《第二十条》,一定程度折射了司法惯性的问题。司法机关在长期的办案过程中会形成司法习惯,如果只知道按照过去的习惯做法办案,看不到个案差异,会容易导致机械司法、就案办案。克服司法惯性的束缚,要把老百姓的感受融入到执法办案,不能死扣法条、简单执法,必须在严把案件质量关基础上,依法充分运用自由裁量权,确定效果更好的处理方案”。一审裁判被改判率、生效裁判被改判率等指标落后,反映了全市法院案件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的短板。“一审案件民商事案件发改率较高,在审理案件中发现,基层法院案件大轮、法官轮岗导致一些法官业务不熟悉”。谈到基层法院专业化团队建设问题时,快审团队负责人吴昊彧分析了基层案件质量存在的问题。她建议,“基层专业化团队建设要与中院衔接,方便中院进行条线指导。要定期分析总结发改案件存在的问题,不能让同类问题反复发生。”

围绕当事人信访对案件办理带来的困扰,民一庭法官朱珊珊说:“信访问题不可回避,我们必须敢于面对。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做好预判,对有信访隐患的当事人,开庭时让其充分发表意见,避免因程序不满延伸到判决不服;对有可能败诉的当事人,针对其提出的开具调查令申请等诉求尽量满足,做好判后答疑、释法明理,告知救济途径,尽量减轻对法院和法官的误解,降低信访概率。”装备处副处长崔玉京就审判法庭设施设备老旧问题提出“三加一提”工作思路,即“加紧基础建设进度,加快设备采购速度,加强技术保障力度,提升庭审保障质效”。 

这是一场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力求破解难题更实一着。

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难题是水平。围绕“解决诉源治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不高”“影响执行完毕率等重点指标突破提升”“行政案件调撤率较低”等问题,大家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建言献策,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把痛点变成突破点。解决各基层治理单位、各部门诉前矛盾纠纷化解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问题,立案一庭法官尤昊建议:“推动政法委将三源共治工作情况纳入对县区、乡镇、街道、部门的平安建设考核之中,压实各基层治理单位、各部门矛盾纠纷化解主体责任。”

目前,内部部门协同配合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提升,刑二庭庭长翟晓昆建议:“在现有审判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要打破庭室界限,整合现有人员参加庭审,提高二审开庭率。”“诉讼保全对案件后续执行意义重大,虽然立案阶段同步向当事人发送告知书,但格式化文书的宣传效果有限,且保全需要法官在充分熟悉案情的基础上,引导当事人依法尽可能提供财产线索,达到‘以保促调、以保促执’的效果。”执行局协调处处长任鹏飞谈到:“将保全率纳入对法官个人绩效考核内容,推动立案、审判环节统筹考虑执行问题,进一步提高执行完毕率。”“除因行政相对人的原因外,行政机关对调解有顾虑,不愿调、不敢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行政庭法官助理高洁分析了行政案件调撤率较低的原因并建议:“主动邀请人民检察院参与化解,借助检察院的力量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提高行政案件调撤率。办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书和调解建议函的作用,加强精准释法明理,通过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这是一次提神鼓劲的集结动员,力求成果转化更牢一分。

开展大讨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以问题导向推动完善机制是重中之重。“执行团队化办案机制是实践证明有效、各地法院广泛应用的模式。下一步,还要坚持以岗择人、人岗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建强执行团队,细化类案分配标准,确保简易案件出效率,财产处置案件出精品。”执行局综合处处长闫志新针对基层法院落实执行团队化办案机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在谈到特色支部培育时,机关党委赵倩灵说:“首先要加强督促指导,结合支部特色理顺创牌思路,帮助支部擦亮品牌;其次要探索建立委员述职机制,激发委员主观能动性;再次要加大考核力度,强化责任意识。”立案二庭法官张虹良提到:“评查和化解还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特别是重复件。经常出现多头评查、重复评查,浪费司法资源,也无法保证评查结果的统一性,甚至激化更大的信访矛盾。”她建议,“建立相应机制,明确评查责任,保证评查工作的延续性,保障司法权威。”

法官助理是审判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组织人事处干警罗璐就提高法官助理工作积极性谈了自己的看法:“健全法官助理业务培训机制,定期举办法官助理协助办案竞赛,加强对法官助理职级职数空缺情况的分析研判,合理制定晋升发展计划,统筹晋升批次和名额,让法官助理看到职业预期,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

一个个问题摆上台面,一个个想法建议不断交换,大家在你一言我一语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热烈浓厚的讨论氛围中找到了破局之道,凝聚了发展共识,共商了提升之策。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谱写新时代法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王海龙 沈若愚 江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