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青川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广德市生态环境分局多措并举,做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工作。
紧抓法律学习,提升法治素质。全年组织法治讲座5场次、法律知识测试3场次,全局干部职工法律知识水平不断提升。参加旁听庭审、案卷评查、执法演练等法治实践活动8场次,有效锤炼执法队伍法治能力。
加强源头把关,突出事前指导。充分利用广德工业项目招商预审机制中的环保法审准入制,从源头为广德招商项目把好环保准入关,助力广德经济绿色高效发展。2023年共参加工业项目评审会15次,提出反馈意见140余条,配合招商部门开展项目考察和回访60余次,对拟落户企业提出生态环境方面建议30余条,确保22个重点项目顺利落户。
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严格按照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将项目环评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全面落实“不见面审批”服务,由项目引荐单位、服务中心或第三方机构全程代办,最大限度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事后监管,管理服务并重。2023年全局日常出动执法人员近3000人次,检查企业1200余家,开展夜间突击检查43次、周末例行巡查44次、开展“双随机”11轮,取缔“散乱污”企业37家。与长兴、安吉、溧阳等生态环境部门,召开联席会议3次、开展联合执法6起,查处跨境环境违法行为2起,有效保障了区域环境安全。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能答复的马上答复,需要研究的也能及时回复,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帖帖有回音。
浓厚法治宣传,提高守法意识。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开展法律服务”普法责任制要求,结合6月5日环境日宣传契机,进行环保法宣传。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之第七编第七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为主题入企普法宣传。开展“十百千”等活动为企业提供法治帮扶,全年累计走访和调研帮扶辖区内重点企业110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个。将该市74家重点排污企业纳入“环企精准云普法”学习范围,实行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2023年按照省、市要求部署,将全市410家规模以上企业都纳入“环企精准云普法”学习范围,且均通过学法考试。
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文明执法。制定任务分工表,强化全面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部署。全面依法履行生态环境职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法律顾问参与审核工作机制,前移执法监督审核关口,法律顾问严格把关,2023年法律顾问已出具44份案件审查意见书。2023年下发行政处罚决定48起,移送行政拘留9起、申请法院执行2起。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2023年共办结索赔案件3起,总金额为19.167万元,其中修复费用为9.26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