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庐江县泥河镇的张大爷(化名)一大早就提着一篮土鸡蛋、一把粉丝,来到庐江县人民法院泥河法庭大门口。“感谢张法官,你不仅帮我要回了欠款,还维系了我和外甥的亲戚关系。这是自家老母鸡下的土鸡蛋,还有自家做的粉丝,请你一定要收下。”65岁的张大爷坚决要给泥河法庭法官拿一些自家的农产品,以表达自己最诚挚、最质朴的感谢之情。
原来,张大爷与自己的外甥因欠债问题闹上法庭。外甥从事食品加工行业,因资金周转向老人借款,从2019年开始,多笔借款累计达18万元。在张大爷多次催讨后,外甥仍未还钱。眼看存了一辈子的养老钱讨不回来,张大爷心急如焚,无奈诉至庐江法院,舅甥关系“摇摇欲坠”。
初遭诉讼纠纷,张大爷对如何打官司较为茫然。承办法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手把手”引导着张大爷,帮助他明确了诉讼请求,同时也告知了诉讼风险。张大爷对庐江法院贴心专业的服务、法官不厌其烦的解答给予好评。
“不是我不愿意还钱,而是现在没有办法一次性还清,其实我已经还了2万元,目前只剩下16万了!”案件进入审理后,外甥委屈地对法官说。
对于欠款金额,双方各执一词,且欠条约定也不是特别明确。经过承办法官多次电话沟通,后又来到当事人所在村委会走访调查,最终双方确认差欠本金17万元。为了彻底化解这一纠纷、尽可能弥补舅甥关系,承办法官坚持能动司法,把“枫桥经验”融入案件调解工作中,以血缘亲情为突破口,引导舅甥珍视亲情,互谅互让;再从当事人现实处境出发,引导双方商议合适的还款方式和时间,最终成功促使舅甥达成调解协议,张大爷拿到了自己的养老钱,舅甥之间也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实现了案结事了。
张大爷感谢法院公正高效办案和法官的专业精神,这才有了文中开头的一幕。面对张大爷的好意,承办法官一再婉拒,表示“心意领了,东西肯定不能留下”,但还是拗不过老人,张大爷放下东西便匆匆离开了。最后,法官通过案件管理系统查询到了张大爷的银行账号,自掏腰包买下了老人的鸡蛋和粉丝。(通讯员 岳宗孝 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