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板凳上调纠纷 ,小圆桌上解难题。”近年来,马鞍山花山区沙塘路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一小区一亮点”的工作思路,拓展“好深英”特色调解工作室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完善群众需要的新型人民调解平台网络。
3月20日,马鞍山花山区沙塘路街道沙塘小区,走来一支“银发”巡逻队,她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精神抖擞地穿行在小区的角角落落。“我们20多名志愿者分为五个小组,每组5人,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会在小区里巡逻,看见什么就干什么.....” 今年76岁的“巡逻队”队长陶深音是“好深英”特色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这支志愿者的队伍大多数都是小区居民,年龄最大的已经七十多岁了,很多老让自大退休那天起,就加入进来。他们放弃休闲娱乐时间,协调解决邻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宣传政策法规等等,深受居民信赖。
沙塘路街道地处城市繁华地段,辖4个社区、25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4.4万、流动人口1.6万。沙塘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邵祥告诉记者,近年来,该街道聚焦源头预防,整体谋篇布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的四级组织体系,设立76个网格党支部,实现党建走进小区、走进楼栋,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无缝衔接。将基础信息采集、安全隐患防治、治安防范巡查、矛盾纠纷调处、政策宣传服务等8大职能融入网格中,灵活化解矛盾纠纷,强化隐患排查,全面显现“资源在网格整合、工作在网格落实、服务在网格开展、民情在网格汇聚、治理在网格彰显”的集成效应。
该街道创新推出“社会治理明白人”治理机制,精选47名群众基础好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模范人物、退役军人、热心居民等“社区能手”,融入花山社区“芳华”、沙塘社区“爱心敲门”、卜树集社区“红色物业+民族之家”等3家志愿服务队,通过“乡贤说理”、“明白人说法”、“家常唠嗑”等方式,收集民意273条,排查化解邻里、婚姻家庭、劳务等事实清晰、争议不大的矛盾108件。
该街道以“听取诉求,组织议事,解决难题”为目标,联合城管、消防、住建等相关部门,有效解决了小区老旧墙体剥落、屋顶渗水、化粪池堵塞等多个问题,及时对辖区老旧危房进行维修加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整治小区内乱堆放、飞线充电、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160余次;同花山区人民法院合作建立“沙塘路街道法官便民联系点”,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进行有机结合,有效发挥多元共治机制解纷效能,实现社会力量、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优势互补。联系点自2023年6月建立以来,有效化解了21件重点难点纠纷。(潘伟龙李军李静茹 记者 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