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鞍山市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数据模型建设与应用,着力破解检察监督难点堵点,共创建培育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25个,截至目前,共通过“大数据”核查各类线索4980条,办理案件275件,推动行政机关完善相关工作机制2项,督促行政机关追缴税款2860余万元。其中依托自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类案线索988条,形成治理成果58个,以数字革命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2023年,我们创建了《耕地占用税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对有关部门调取的数据进行碰撞比对,发现25个用地单位未及时缴纳耕地占用税线索,发出检察建议2份,督促职能部门及时征收耕地占用税1100余万元。”3月19日,含山县人民检察院数字办主任石韶兵向记者介绍了该院运用大数据开展检察监督方面的工作情况。石韶兵还告诉记者,在环境保护税征收方面,含山县人民检察院的环保税征收监督模型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企业排污数据、环保设施运行数据等多维度信息的整合分析,模型准确识别出了一批存在环保税漏缴情况的企业。含山县人民检察院依法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对这些企业进行了调查核实,责令相关企业补缴税款,加强对企业的污染排放的日常监管,确保环保税征收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据悉,目前,含山检察院共创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9个,利用“大数据”办理各类法律监督案件97件。一个大数据模型在全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获奖,一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案例入选全省大数据法律监督典型案例,一名干警荣获全省大数据办案明星称号,院大数据工作品牌被省院确定为全省数字检察工作品牌。
该市检察院数字办副主任吴俊军告诉记者,在全市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专项行动中,马鞍山市检察机关积极培育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深挖具体案件背后隐藏的行业问题,发现更深层次社会问题。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已成功发现类案线索数千条,成案多起,形成治理成果数十个,体现了“办一案、牵一串、治一片”的监督规模效应。在推进专项行动的过程中,该市检察机关还特别注重提升检察人员的数字化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组织培训、开展研讨交流等方式,使检察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提升案件办理的能力和效率。(王秋忆 孙恒波 记者 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