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因在监狱表现良好,杨某某被依法减刑,提前释放。改过自新的杨某某终于和3个孩子团聚,重新找回幸福的生活。看着眼前温馨的画面,凤阳县检察院刑事执行监督检察官宋玲长舒一口气,会心一笑,此前办案中的曲折,也再次浮上她的心头。
判决生效却迟迟未收监
2021年7月,宋玲在审查一件聚众斗殴案卷宗时发现,2014年除夕夜,杨某某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受邀集参与持械群殴,由于证据不足,当时侥幸没被追究刑责。然而,随着关键犯罪嫌疑人的归案,杨某某终因犯聚众斗殴罪获刑二年二个月。其刑事判决2021年3月即生效,但却一直未被收监执行。
一份早就生效的判决,罪犯缘何迟迟未收监?宋玲发现不对劲后,立即开展监督工作,她从主办法官处了解到,杨某某对收监极度抵触,称家中有2个未成年人子女要抚养。得知该情况后,宋玲找到杨某某沟通询问。
“我的孩子咋办?我进去了他吃啥喝啥?谁管他上学?”面对宋玲的来访,杨某某情绪激动。
“都是做父母的,你的心情我们理解,但是判决必须依法执行。你现在要配合收监,积极改造,给孩子树立一个有错就改的榜样。”宋玲一边安抚杨某某的情绪,一边释法说理:“你安心服刑,孩子的事我们来想办法。”
多方走访解决监护难题
家庭的现实困难不能成为杨某某逃避刑罚的理由,但是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必须解决。
通过进一步调查得知,杨某某与前妻几年前离婚后,带着2个未成年的孩子一起生活。前妻在外地另嫁他人,与杨某某和孩子从不联系。为了挣钱养家,杨某某把孩子交给其姐姐照料,自己常年在外打工,可其姐姐遭遇家庭变故亦无力照顾,他只好回到家乡,一边照料孩子,一边在当地做点零工。
“作为两个未成年人的实际抚养人,杨某某若被收监执行,孩子将陷于无人照顾的境地,只有为孩子找到合适的监护人,解决监护问题,才能让他真正放下思想包袱,安心接受改造。”为此,检察官们多方走访,从当地村干部处得知,杨某某还有个大女儿在外打工,刚刚成年。
宋玲等人随即与杨某某的大女儿取得联系,提出由她暂时作弟弟、妹妹的临时监护人,但杨某某大女儿以其需要务工挣钱养家为由断然拒绝。检察官们锲而不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示会帮助其就近解决务工问题,她也终于答应返乡照顾弟弟、妹妹。
温情帮扶让其安心服刑
孩子的监护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但杨某某大女儿打工收入不高,几乎没有积蓄,而早已一贫如洗的杨某某入监后更是失去经济来源。拿什么供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检察官们又一次遇到难题。
为此,检察机关联系县法院、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教体局、杨某某住所地镇政府相关人员召开专题协调会,商讨杨某某服刑期间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问题,最终确定由教体局为2个孩子减免学杂费用,并安排心理教师定期为孩子提供心理疏导;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对姐姐开展就业帮扶,确保其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县民政局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费,直至杨某某刑满释放。杨某某解除了后顾之忧,于2021年10月22日被依法收监。
检察的力度与温度一直并存。杨某某被收监后,凤阳县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联合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多次为他的孩子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进行心理疏导和品德教育,鼓励他们自爱与坚强,以优秀的自己迎接“迷途”爸爸早日回家。
“让检察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是能动司法的价值所在。面对刑事执行难题,检察机关必须主动作为、能动司法,在对涉罪者心灵重塑的同时,妥善解决影响罪犯改造的不利因素,才能达到双赢多赢共赢的社会效果。”看着如今重新团聚的一家,宋玲感触颇深。(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吴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