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云上法庭”搭起“便民桥”
来源:安徽法治报 阅读量:10000 2024-04-12 16:07:19

庭审前一天,被告联系法官表示身在外地无法出庭。法官精心安排,促成双方当事人通过微信“出庭”小程序,线上达成调解协议。3月29日,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孔店法庭通过微信“出庭”小程序,成功地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当事人足不出户化解了民间借贷纠纷。

小王和老方原本在同一家面馆内打工,2022年冬天,已经从面馆离职的老方以资金周转为由找小王借钱,并且答应小王只要工资发下来就会立即偿还借款。小王考虑到老方比自己年长许多,曾经一起共事时老方对自己十分照顾,便通过微信给老方转账了几百元。之后一个多月内,老方多次以各种理由找小王借了共计5000多元。

其间,老方通过微信偿还过小王2500元,还剩3000多元没有偿还。等到2023年6月,小王想要通过微信联系老方催讨其尽快还款时,发现自己已经被老方拉黑。半年内,小王通过其他方式与老方取得联系,可老方始终没有还款。于是,小王起诉至大通法院孔店法庭。接到案件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案件标的额不大,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最大障碍就是无法进行有效交流,便希望搭起小王和老方之间沟通的“桥梁”,用调解的方式解决小王与老方之间的矛盾,但是老方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直到开庭前一天,承办法官接到老方的电话。老方在电话里承认了借款的事实,也表示愿意还款,可自己的父亲身体抱恙,如今在甘肃老家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希望法官能够帮助解决眼前的困难。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安慰着焦急的老方,耐心地指导其如何通过微信“出庭”小程序进入“云上法庭”参与庭审。

庭审当天,“线下”的小王和“线上”的老方均提前到庭,承办法官便开始隔空进行庭前调解工作。最终,小王表示愿意让步,同意老方分期偿还,而老方则主动提出愿意负担诉讼费用。双方通过“云上法庭”平台解开了心结,也将诉讼成本降到最低。(通讯员 陈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