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余连连 鲍士佳)历史文化遗产是注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字典”,承载着民族的精神灵魂。寿县是一座历史厚重、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城墙更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之一。4月11日,记者从寿县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守护文化遗产,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检察力量。
据悉,近年来,该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及时梳理掌握县内文物保护单位具体名录,开展多轮巡查,挖掘案件线索,对古城及文物保护制发多份检察建议,全程参与制定《寿县文物保护安全工作实施方案》,以实际行动护佑古城文化根脉。
今年3月,该院持续发挥府检联动机制作用,以寿县创建5A级景区为契机,再次与县文化和旅游局等职能部门召开会商联席会议,联合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小组,切实推动文物保护信息共享,畅通文物保护线索渠道,进一步凝聚文物保护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全县文物保护体系的形成。该院还对照本地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文物保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监督。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解决了“孙蟠大夫第”、“刘少海故居”、“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留犊祠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乱钉、乱挂横幅、乱贴标语、乱拉电线等损害古建筑行为;督促相关镇政府以建章立制的形式解决了文家老坟墓葬群、单古堆古墓、何家古堆墓等古墓葬被盗掘而暴露出的文物保护工作监管不力共性问题,推动恢复了古城历史风貌和整体形象。
公益诉讼跟踪回访机制是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有益探索。针对“关帝庙建筑群”和“东岳庙建筑群”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存在部分墙体倒塌等安全隐患问题,检察机关在已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的基础上,建立持续跟踪机制,对工程维修情况进行跟踪回访。目前,关帝庙维修工程已完成竣工初验,东岳庙大殿维修工程已完成,古城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修复。
保护好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古城文脉任重而道远。寿县人民检察院也将继续深化公益诉讼服务绿色发展和保护非遗文化的职能作用,守护好有生命的绿色“活文物”,奏响非遗司法保护的“锣鼓曲”。同时,聚焦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开展“检护民生”“检察护企”等专项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对历史文化景区周边民宿、农家乐等食品卫生和消防安全进行巡查,保障游客食宿安全;对无障碍环境设施建设进行专项监督,实现园内全线无障碍通行,全力护航寿县5A级景区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