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记者从宣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宣城市全面推进生态强市美丽宣城建设,高规格、高质量推进编制《美丽宣城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美丽宣城成果转化。建立美丽宣城指标体系,明确“标志美”“内核美”“支撑美”相关任务清单,探索推进“美丽细胞”示范创建,多维度布局若干个重点流域、区域、领域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同时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太极洞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跨界协同监管机制,积极推广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质效。
宣城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秋冬季以细颗粒物为重点、夏季以臭氧为重点,开展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落实苏皖“2+12”、浙皖“2+5”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深化重污染天气联动应对。持续推进无量溪河、梅溧河、徽水河等重点流域系统治理,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污水直排入河整治专项行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和规范化建设,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优化水源地布局。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率100%。完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实现有效治理和管护。
宣城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主动靠前服务机制,严格第三方环保机构管理,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持续优化重大项目审批,建立市级重大投资项目环评管理台账,推进“环企直通车”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持续巩固整改成效,深入组织开展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改彻底、不反弹。加大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力度,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扎实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环保执法检查制度,对重点区域流域、重点行业企业、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扎实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构建以“人防”+“物防”+“技防”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织密织牢环境安全防线,守牢区域环境安全底线。
2024年,该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不断健全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生态强市打造美丽宣城。(记者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