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啊,就是个拼命三娘,只要一谈起案子,她的眼里闪着光。”这个同事们口中一心扑在案子上的检察官,就是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杨静。多年来,她用法律利剑惩治犯罪守护公平正义,用爱和温情为迷途少年引航,用务实创新勇创未成年人保护新路径,以满腔热忱播撒法治种子。
近年来,杨静先后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侦查监督业务标兵、公诉标兵、安徽省优秀女检察官、宣城市“三八红旗手”、宣州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省检察院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以“绣花功夫”求极致
多年的检察生涯中,精益求精是杨静给同事们留下的最深印象。
2020年3月初,杨静被宣城市人民检察院抽调参加一起重大涉黑案件办理。尽管拥有丰富的办案经验,但复杂的案情、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跨度还是让她始料未及。
面对这一难啃的“硬骨头”,杨静同专案组其他成员克服重重困难,放弃休息时间,开启“5+2”“白+黑”模式,在200多天的时间里累计提出500余条引导侦查、调查意见,制作300余万字审查报告、62页起诉书、繁简不同的2套庭审预案。
“没有人能比我更了解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杨静的底气源于近8个月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终,专案组顺利完成重大涉黑案件不退查直接提起公诉的目标,所有指控均得到法院判决支持。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专案组荣立集体二等功、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集体。
该案件刚一结束,杨静来不及休息,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一起涉案数额逾百亿元的虚开增值税发票专案中。
疑难复杂案件更能考验检察人的办案能力,在此案办理中,她秉持一个“细”字,和专案组成员并肩作战,从数以万计的银行流水账目中甄别线索、收集证据。最终在大家的合力攻坚下,团队成功完成宣城市最大涉税犯罪案件的一审出庭工作。办案团队也被评为2022年全国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2022年度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
对案件质量精益求精,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一直是杨静的初心所在。从检以来,杨静共办理各类案件600余件,有罪判决率100%,她也逐渐成长为院里承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办案骨干。
心怀柔软“未”爱护航
工作中的杨静既有雷厉风行的一面,也有心细如发、心怀柔软的一面。
2020年1月,杨静被任命为宣州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自此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结缘。
“我要求自己绝对不能机械办案,要在办案中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抚慰被侵害未成年人,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努力做好犯罪预防工作。”办理未检案件时,杨静心中有自己的坚持。
在一件“拉车门”盗窃案中,犯罪嫌疑人小文(化名)尚为未成年人。经过调查,小文家庭情况特殊,父母均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现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但两位老人均已年迈且监护能力明显不足,生活无着落才致使小文走上犯罪道路。
考虑到这些后,杨静遂与小文户籍地检察机关取得联系,反馈了案件情况并询问当地政策。最终当地检察机关与妇联等部门联合对小文进行帮扶,为其争取了一家电子厂的工作机会。宣州区检察院对小文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并予以训诫,委托心理疏导老师与其深度交流。
案件办理中,杨静注意到小文被讯问时始终穿着一双凉拖鞋,连一双袜子都没有。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细心的杨静不仅给小文买了衣服、鞋袜,还准备了食物,并和宣城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将小文送上开往四川老家的列车。
“未检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不能只看到案件,更多的是在办案中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需要,用爱和专业帮助他们回归到正常生活。”近年来,杨静全面履行工作职责,打造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共办理涉未成年案件300余件,其中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45名,对70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并提出从重处罚建议;不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36名,对56名未成年人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处理;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全面救助,先后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71次,发出督促监护令53份,向控申部门移送司法救助线索3件,发放救助资金10万元。
创建品牌呵护“花蕾”
为了纵深推进“未检”工作,2020年12月24日,在杨静的牵头下,宣州区检察院在全市率先挂牌设立“杨静”未检工作室暨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更深层次推动宣州未检工作专业化、规范化进程。
走进工作室,蓝绿色调的装修给人一种舒适安心的感觉,这里不仅设置了心理疏导区、询问调查区、身体检查区,还配备了心理沙盘、玩具等,舒缓的氛围能有效拉近孩子们与办案检察官的距离,更好地开展教育和挽救工作。
杨静告诉记者,所谓“一站式”办案场所,就是推行集“询问、同步录音录像、保护救助”等多功能于一体,避免对未成年被害人重复询问造成二次伤害、保护救助不及时等问题。
如今,在宣州区的不少中小学内,都有一个特殊的“蓝朋友树洞信箱”。
什么是“蓝朋友树洞信箱”?记者了解到,2022年5月,杨静牵头建立全市首家“检校联建法律工作站”,创建“学生约见检察官制度”,在宣州区21所中小学校设立“蓝朋友树洞信箱”。未成年人在学校和生活中遇到校园欺凌或者有其他法律方面疑惑,都可以写成信件投进“蓝朋友树洞信箱”。
检察官会不定期打开信箱,收集信件,在充分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同时,立足职能帮助他们解决法律诉求。同时,未检检察官们会及时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开展情绪疏导,通过收集的法治内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法治课,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工作室还定期开展线下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活动,拍摄“暑期微课堂”“节假日微课堂”等系列普法视频,为孩子们播下法治的种子,护航孩子们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近年来,“杨静”未检工作室先后荣获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市检察机关工作品牌等荣誉称号。
“同事说,谈起案件,我的眼里闪着光,其实,是那束光一直指引着我,一路走来,并坚定地走向远方。”在杨静心中,荣誉和掌声总会淡去,自己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恒心坚守初心,答好每一张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