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本地化创新实践,以“精准划分网格、发动群众自治”为切入点,组建“邻里互助+矛盾调处”评议团,实行三级调处评议制度,在源头预防上持续发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落实网格化管理,完善机制增活力。精准精细划分网格。以居住临近的10至20户群众为单位设1邻长,每5邻设1组长,每2组设1片长的标准,将全镇26097户精准划分成178片、289组、1366个邻,构建“片、组、邻”全覆盖立体网络,打造关联户主动报告、网格员监督管控、行政村有效治理、政府统筹解决问题的乡村治理体系,有效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开展。选优配强“邻长”。以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退役军人、种植大户、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作为邻长的重要来源,结合村民自我推荐及群众意见,合理设定邻长,邻长主要发挥宣传党的政策、收集社情民意、引导乡风文明、调解矛盾纠纷、监督村居环境、服务广大群众作用,有效帮助村开展工作,解决村级事多人少的问题,最大限度延伸政府服务群众的覆盖面和触角。强化激励机制。对邻长实行业绩考核制,严格落实“周调度、月讲评、季兑现”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信访形势,定期会商矛盾纠纷症结,积极探索矛盾化解路径。
坚持关口前移,三级调处顺民心。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邻长确保每周至少一次到居民户家中,见一次面、聊一次天、收集一批问题,对外出人员,定期电话沟通,确保群众在外也能了解家乡政策变化。走访中发现的矛盾纠纷,能立即解决的当场帮助协调解决,复杂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实行听证评议,对群众诉求做到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调处。用好听证评议。实行三级调处评议制度,坚持用群众声音解决群众问题。对家长里短的小矛盾纠纷由邻长、组长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听证评议,疑难复杂信访问题邀请司法人员、专业人员在村级进行听证评议,特殊疑难事项实行镇级听证评议,镇包片领导针对包保案件做好统筹协调,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听证会、评议会,邻长、组长参加,现场协调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巧用治理积分制,互比互学促成效。以积分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成就感。由邻长组织,村民参与,广泛开展党的政策法律宣传宣讲、矛盾纠纷调解、邻里难事互助、乡风文明创建、党员志愿服务、村级事务监督等活动,有贡献的群众按照规定累计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可到指定的爱心超市进行积分兑换商品,营造“互学、互帮、互比、互促”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从“治”的“被动接受方”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刘彪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