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桐城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局属各单位、桐城京环公司等对管理及保洁区域的公共责任区域以及重点场所开展健康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治理环境“脏乱差”,减少细菌滋生“温床”。为进一步净化健康环境、美化市容市貌,“消灭”细菌滋生“温床”,该局以全国第36个爱国卫生月桐城市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为契机,制定实施方案,细化部门职责,多举措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每天实行“2洗扫+3冲水”、次干道每天“2洗扫+2冲(洒)水”的基础上,推行“吸尘+冲水+洗地”组合式联动作业,每周不少于1次全面积深度清洗;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每天不少于3次冲洗作业,确保街道干净整洁。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小区活动,加强垃圾分类投放宣传,设置分类垃圾桶,并对违规乱丢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强对沿街商户的管理,加大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的检查、督查暗访,要求沿街商户保持店面清洁,无垃圾滞留、无卫生死角等。
此次整治该局发动党员干部职工120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次;出动环卫人员600人次、各种机械300余台次,截止到目前本月共清扫垃圾5230余吨,切实减少了各类细菌易滋生的“温床”,城区市容环境、乡村容貌整洁得到明显改善。
规范垃圾清运,消除滞留隐患。该局坚持健康环境治理“无盲区”,在系列专项治理中,垃圾量骤然增大,经常发生垃圾处理存在不规范和滞后的现象,严重降低整治效果,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改善垃圾处理状况,该局采取群众监督、突击检查、督查暗访、通报批评等一系列措施。督促桐城京环公司增加垃圾清运车次及频率,保持清运设施、容器外部干净,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压缩设施工作运转正常,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处理高效等,实现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处理闭环式管控。加强垃圾清扫、收集、投放宣传教育,在城区按道路间距70米、小区楼道口、乡镇村庄出入口等处设置垃圾桶,织密垃圾收容投放网,并对违规乱丢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强对垃圾焚烧厂的监管,确保垃圾处理焚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持续开展对城乡15座垃圾中转站、120台垃圾转运车辆等重点收运设备进行日常环境清洗、消杀工作,全面消除环境卫生风险隐患,全力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
强化公厕日常管理,提升群众如厕服务。为持续巩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成效,有效降低蚊、蝇密度,该局通过公厕保洁“星级”服务,清除卫生死角,填平积水坑洼地,铲除杂草下水道、清掏地沟等方式,定时喷洒灭蚊、灭蝇药物等措施。及时维修、更换破旧设施设备,确保基础设施设备完好;充分发挥群众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厕的社会监督、专业监督、行业监督规章制度,做到制度、投诉电话上墙,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率,营造人人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公厕整洁完好体系,大力消杀和减少公厕蚊蝇虫孳生地。
清理河塘环境,塑造蓝天碧水。随着城市老旧小区、棚户区逐步改造,桐城市河、塘环境状况逐渐改善与净化,乱倒垃圾和乱排放污水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净化河、塘水面及岸堤环境,该局督促桐城京环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市爱卫办文件精神,严格对表对标,全面开展城区龙眠河、乡镇沟塘等水面清理打捞工作。打捞河、塘水面的漂浮垃圾、清掏树洞、拾捡岸堤狗粪等;加强河、塘巡查,及时清理河道内的垃圾,保持岸堤垃圾收集设施完好,及时清运收集垃圾,防止垃圾进入河、塘。本月从龙眠河(彩虹桥-桐城桥段)清捞水面各类白色垃圾、绿色漂浮物等5车次,清掏树洞、竹茬、水阀、水道等25处等,河塘岸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面常态化清爽、洁净,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张泽超 徐珂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