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近年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者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幅增加,受到社会广泛关注。4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创新入会渠道,采取网上入会、“扫码”入会等,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8020家、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93.56万人。同时,健全完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工作体系,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达可得的贴心服务。2023年,全省各级工会广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活动,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49万人次,帮助1.06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为3.99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免费体检,为11.26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互助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订的《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增加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权益保障的相关条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规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劳动者可以加入工作地或者居住地的工会,明确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入会路径。
下一步,我省各级工会将持续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和“小三级”工会〔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工会〕建设三年行动,加大组建力度,强化典型示范,做优维权服务,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