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安徽担当】 合肥向“新”而行澎湃发展动力
来源: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阅读量:10000 2024-04-24 16:56:04

4月17日-18日,记者跟随“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采访团走进合肥,见证省城新型显示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多条赛道上的发展“加速度”,探访科创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小屏上尽享“最美风景”

指甲盖大小的微型显示屏,里面却藏着“缤纷世界”,戴上“VR”设备,瞬间便可实现场景穿越,享受一场高清拟真、沉浸式虚拟世界的奇幻之旅……在合肥综合保税区内,有一家专门从事新一代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研发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体验发现,该公司生产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仅有0.49英寸大小,却可以呈现出高清、高亮、绚丽多彩的画面,这其中有何奥秘呢?



视涯科技高级副总裁丰华为记者解密:“别看显示屏只有指甲盖一半大小,但它上面光刻的子像素多达600多万个,像素密度是传统液晶电视屏的30倍之多,其图像呈现之细腻清晰,可见一斑。”丰华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拥有IC设计、微显示器件生产、光学系统设计、智能可穿戴终端ODM等全产链业务,已建成了全球首条专注于12吋晶圆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具备每月9000片12吋晶圆片投片的加工能力,是目前全球技术领先、产能规模最大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制造项目。

硅基OLED新型显示技术跟其他显示技术相比,有什么优势?丰华给出答案是更真实、更沉浸、更舒适。据介绍,公司将显示技术与半导体技术紧密结合,以单晶硅作为驱动背板,其精度远远高于传统器件,具备高像素密度、轻薄、低功耗等显著优势,能够使VR/AR产品呈现更佳的视觉体验。

缘何落户合肥?对视涯科技而言,最强的吸引力在于完备的产业链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据了解,近年来,合肥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显示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合肥共拥有新型显示领域上下游企业近150家,规上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构建了上游装备、材料、驱动控制、背光模组、中游面板、下游终端配套的全产业链条。2023年,全市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达1016.8亿元、营收1076.11亿元,产业规模、营收连续4年突破千亿,产业整体规模在国内居于第一方阵。

“这几年,周边同类型的企业聚集度越来越高,产业配套环境越来越强,我们整个上市母公司迁到合肥新站。”丰华直言,作为一家地地道道的合肥公司,希望未来可以立足合肥,发展成市值超过千亿的科技型上市公司。

国产空气悬架走向世界

除了新型显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成为合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提到空气悬架,不少人都知道这是一项“高端”选配,能让车辆兼具舒适性和操控性。位于合肥经开区的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智能空气悬架系统,可以根据驾驶环境自动控制车身高度、车身倾斜度、调整减震阻力,从而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成为首批国产化替代项目。



“空气悬架系统结构复杂,需要将空气弹簧、减震器、传感器等数百个部件组装起来,并实现智能化联动。”保隆科技相关负责人王贤勇告诉记者,此前,这个系统主要由国外供应商生产,用在很多高端车型上。如今,保隆科技开发出的这套系统,打破了产品壁垒,迅速实现价格大幅下降,助力国内高端乘用车发展。目前,蔚来、理想、小鹏等企业都有相应产品配备了保隆生产的国产空气悬架。

据了解,保隆科技是我国最早一批走向世界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除了汽车空气悬架外,企业在自动驾驶方面包括毫米波雷达、舱内视觉以及相关核心算法等产品技术水平位居国内行业前列。对于未来,合肥保隆也有着明确的愿景和规划:“我们将在汽车智能化、轻量化领域不断创新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赋能增效。”

近年来,合肥市全面实施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如今,合肥经开区“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布局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80多家,拥有大众、蔚来、江淮3家整车企业,形成了国际巨头、造车新势力、自主品牌三足鼎立之势。下一步,合肥经开区还将打造创新能力领先的3000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高端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装备制造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模式成为行业的重要趋势。

自动上料、自动入库、自动找料、自动打码……走进位于肥东的中国建材装备集团高端装备智造园里,园区数智化的生产环节随处可见。“这套国际先进的智能激光切割下料系统,会把园区材料集中切割后分配给各子公司,实现降本增效。”中国建材装备集团共享智造分公司总经理徐全茂告诉记者,目前,该生产线可以实现全过程基本无人化运行,效率提升50%。

在这座智能工厂内,“智慧”元素随处可见。在智能大型工件焊接工作站,由多工位协同联动机器人拼装、焊接系统,龙门式6轴机器人,地轨式搬运机器人,龙门桁架抓手,拼装平台等系统互相配合,可实现多种型号工件的自动拼装,实现了从拼装到焊接相关操作工序自动化无人化值守。“自动焊接工作站为国际首创,运用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拥有多项专利和知识产权。”徐全茂介绍,工作站实现了自动寻位和焊缝跟踪,焊接可达率超过90%,解决了大工件薄板自动焊接难题,大大提升了焊接质量。



据悉,中国建材高端装备智造园是中国建材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的装备制造基地,占地1050亩,新建40余万平方米联合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利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智能化装备,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造产业园。“项目完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税收5亿元。”徐全茂介绍,智造园具备辊压机、立磨、选粉机、篦冷机、提升机、环保装备、计量装备、低压配电装备、智能装车系统、钢结构等核心装备和产品的生产能力,将成为装备集团的技术装备研究成果主要转化基地之一。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合肥市第二个过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也是肥东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精心打造的4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据悉,近年来,肥东县精选产业赛道,锚定“新三样”,新质生产力奔涌,晶科能源、协鑫集成等一批全球头部业、独角兽企业纷纷落户,规模已达500亿元,去年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幅80.5%,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合肥市平均水平,彻底扭转了过去“电气钢化”的产业结构。(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