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唐欢 通讯员 黄晨一)4月24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媒体开放日,邀请省市级媒体记者走进合肥知识产权法庭,旁听案件审理,了解知产案件办理情况,发布2023年度合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记者在活动中获悉,2023年,合肥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910件,相较于2021年,两年增幅达58%,其中专业性技术类案件增多,技术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难度不断增大。
据介绍,2023年以来,合肥法院加强“三合一”审判团队建设,积极引入刑事、行政法官参与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审理工作,妥善处理民事、刑事、行政交叉案件,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加强对制假源头厂家的惩治力度,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体现了“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的严格保护的司法立场。同时,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成果的司法保护,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一年来,合肥法院持续深化府院联动,参与推进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强化司法、行政衔接,联合多部门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与公安、检察院、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出台《推进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二十条》,探索委托调解、行政调查前置、联合惩戒等创新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同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等法院就适法统一协作、审判经验改革等建立信息共享、交流互通,积极融入长三角知产保护一体化建设。
2023年,合肥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诉前调案件7872件,诉前调解阶段实质性化解纠纷1699件。合肥法院深化知识产权诉源治理。积极加强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仲裁委、行业协会、有关调解组织的协调联动,加强知识产权诉前、诉中调解及“行政/人民调解+司法确认”。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举办校园讲堂、示范庭审等多种形式开展知识产权普法活动,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