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解开家书疑云送上改造“定心丸”
来源:安徽法治报 阅读量:10000 2024-04-26 14:59:16

“爸,6个同学要打我,你不在身边,我被人欺负了。”一封女儿寄来的家书,让罪犯章某忧心忡忡。为了查清真相,4月16日,蜀山监狱民警进行实地走访,一探究竟。

一封家书引起注意

事情要从4月12日说起。第十监区民警朱其锋在对罪犯家书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新入监罪犯章某的女儿提及在学校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短短几行字,引起了朱其锋的注意。

章某现年48岁,系浙江省绍兴市人,2023年因合同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2个月,今年2月投入蜀山监狱服刑改造。其与妻子已离婚,对方放弃孩子抚养权,家中只有在读初二的女儿与年迈母亲相依相伴。

在朱其锋的提醒下,章某承包民警赵林在4月13日午间,开展了个别教育谈话。章某坦言,很担心女儿在学校被同学欺负,自收到家书后就寝食难安,无心改造。

“如果不及时帮扶,这件事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罪犯也不能安心服刑。”蜀山监狱党委书记、政委刘和国要求监区民警尽早家访,实地了解情况并解决问题。

事不宜迟,监区随即与章某的女儿以及其就读学校班主任取得联系。4月16日,监区政治教导员张兴华一行4人驱车6小时,赶到章某老家。

相约守护身心健康

16日15时30分,章某女儿就读学校班主任陈老师如约在学校大门口迎接。双方没有寒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民警将章某的服刑情况进行了说明,陈老师介绍了章某女儿的情况。“那天,她与同学发生口角,并动手打了同学。其余同学只是起哄,没有参与打架。事后,学校对打架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并通知学生家长到学校,并没有校园欺凌一事。”陈老师表示,因为章某女儿的情况比较特殊,为了保护学生隐私及心理健康,事后对其进行了单独沟通和教育引导。

陈老师的一番话,让走访民警心中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交谈中,陈老师还透露,章某女儿一年前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一直靠药物干预。学校与她保持密切联系,会嘱咐她及时服药和就医。校方表示,希望与监狱加强双向联系,持续守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架起桥梁助力新生

告别老师,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张兴华一行又马不停蹄,来到章某家中。

老人急切地询问章某服刑情况,张兴华如实告知。随行民警庞乾对章某母亲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进行拍照留存,便于开通亲情电话。

“陈老师夸你了,说你语文基础好,唱歌很好听,还是校合唱队骨干。”“阿姨,老师真是这样说的吗?”女民警李丽华与章某女儿很快熟络起来。李丽华是矫治监区民警,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出发之前,李丽华做了一些功课,并预先准备了心理矫治方案。

但章某女儿的情况比她想象的要严重。“她的手臂被锐器划伤,伤痕清晰可见,旧疤加新伤,密密麻麻。”这让李丽华大为吃惊。

“我想暑假去看爸爸,行不行?”“当然可以,但是你要答应阿姨一件事,绝不能再伤害自己。夏天到了,这样的手臂露在外面,你爸爸看到肯定会伤心。”李丽华的柔声劝慰,让章某女儿压在心底的委屈释放了出来,她边哭边保证:“我再也不做傻事了,请你转告我爸爸,让他安心,我会照顾好奶奶,希望他早点回家。”

入户有温情,走访更“走心”。当天,民警为章某母亲及女儿耐心细致地讲解了监管制度和减刑政策,并播放了提前录制好的影像。视频中章某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对女儿的深深愧疚,还表示要认罪悔罪加速改造,争取减刑、早获新生。

“谢谢警官!”4月17日,返程归来的民警将走访情况告知了章某。得知民警为自己的事情奔忙,章某情绪十分激动,几欲下跪,在民警的搀扶下才稳住身形,鞠躬道谢。

近年来,蜀山监狱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入户走访的形式,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和监管改造政策规定,耐心为罪犯亲属答疑解惑,在罪犯和亲人之间搭建起一座亲情帮教桥梁,让罪犯感受亲情的温暖,增强认罪悔罪意识,坚定改造决心。(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许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