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青川)今年一季度,我省依法查办自动监控违法案件54件,处罚金额207.2万元。其中,涉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案件4起。
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沈世伟介绍,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往往是少数企业采取虚假方式或手段,让实际超标的监测数据不能真实地传输至生态环境部门,这样既影响环境质量改善,又影响环境管理科学决策。以往由于造假手段隐蔽且违法证据易灭失、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缺乏强制手段、企业为隐瞒事实不配合调查等原因,存在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测违法行为难发现、违法证据难固定、违法案件难办理等困境。
为从源头遏制这些困境,我省自2019年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巡查系统以来,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目前已实现“三个全覆盖”。生态环境部门明确废水、废气重点排污单位要全覆盖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要全覆盖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委托专业技术单位对安装联网的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维护情况全覆盖进行运维监管。据介绍,我省通过设置生态环境部门管理端APP和企业用户端APP,全面实现巡检台账、运维台账电子化,有效破解“假运维、真记录”等监管难题。对巡检发现的问题自动生成电子督办单,流转至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整改完成后,企业只要将整改报告和整改前后的视频、照片资料在APP中上传,生态环境部门通过管理端APP就可核实整改落实情况和销号处理。
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实现重点排污单位的总排口、烟气采样平台、污染防治设施等点位视频监控全联网,生产工况、设备故障等情形全标记,生态环境部门对自动监测设备运维问题整改台账全审核。自2020年以来,我省持续开展打击涉自动监控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已实现查办涉自动监控违法案件数量“四连增”,重点单位日均值超标天数“四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