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的时候党员站出来,关键的时候队干站出来,需要的时候我站出来!”
“以奋斗之藏蓝,成就青春之南湖……”
讲出好故事,传递正能量,亮出好本事。为弘扬五四精神,4月28日下午,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南湖戒毒所”)举办“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我身边的先进典型”好故事大赛,11名参赛民警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的方式,分享了所在大队青年民警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戒毒民警的精神风貌和使命担当。
平凡岗位 不平凡的坚守
“她曾思考过,当一名戒毒人民警察的意义是什么?在一次次照亮戒毒人员新生路后,她深刻地意识到,戒毒人民警察的价值就是下功夫教育挽救每一名为毒品所困的灵魂。”讲述人洪瑶琴分享了吕程的故事,她们都是省南湖戒毒所女戒大队青年民警。
女戒大队是收治女性戒毒人员的重要力量,5年来教育矫治戒毒人员200余人次,今年先后荣获“安徽省青年文明号”“安徽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在洪瑶琴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一个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女民警形象立体呈现出来。“我分享吕程的故事,是想告诉所有青年民警,我们就像年轻的种子,把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烂之花”。
“从警体标兵到教育能手,从内勤岗位到中队指导员,他从一枚‘螺丝钉’成长为团队的‘领头雁’,从警十余年,他始终初心不改。”星山大队青年民警任悦讲述了“基层搬运工”蒋斌的故事。这几年,星山大队经历了多次搬迁,一次次搬迁,只要有蒋斌在,就能井然有序。而这只是他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不怕麻烦、细心耐心,全心全意把每项任务每个环节都做到位。
在讲述人史文慧的眼里,凤凰山大队青年民警王家胜是一名多才多艺的“演奏家”。面对艾滋病戒毒人员戒治工作,他是稳重的“大提琴手”,凭借医学背景和专业技能,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方案;面对场所转型发展需要,他是勇往直前的“冲锋号手”,积极跟班学习;面对家人,他则是温柔坚定的“吉他手”,挤出有限的时间陪伴,再扛起如山的责任。
藏蓝青春 勇担当敢作为
提起纪检干部,有人觉得他们清正廉洁,有人觉得他们不近人情。省南湖戒毒所的纪检干部是什么风格呢?
讲述人沈彬以“从‘心’看小赵”为题,讲述了该所纪委监察室三级警长赵昌盛的故事。“别看小赵平日里说话滔滔不绝,可是一到要和调查对象谈话时,他总是缄口不言,不向调查对象透露半点案情。”从办案“小白”到纪检战线骨干力量,在小赵身上,初心、公心、热心、真心“四心辉映”。
管理科“114”电话民警的故事也让人印象深刻。“他平均每天要接打120多个电话,接电话接到手软。假设一个电话通话1分半,120个电话就是180分钟,3个小时。从事过管教工作的民警都知道,这120个电话不仅仅是接听这么简单,背后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他却从未有过不耐烦,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讲述人陈欢欢用一串串数字,直观展现了管理科青年民警姚泽宇的忙碌日常。
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话语,讲述人用心用情的分享,抒发了青年民警对藏蓝事业的热爱,生动诠释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大赛结束后,青年民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中既有“输出”、更有“输入”,见识到不同岗位战友们所经历的困难和成长,大家互勉互励,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共同为建设“五彩南湖”贡献青春力量。
雏鹰计划 激励创新实干
“我们通过举办好故事大赛,讲述青年民警故事,全面展示南湖的发展变化,激励青年民警牢记训词精神,努力担当作为,保持奋进姿态,全力出新出彩。”南湖戒毒所党委书记、政委史学达表示。
好故事大赛落幕,其它活动还将陆续开展。据悉,“五四”前后,南湖戒毒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参观红色地标、举办主题沙龙、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引领青年民警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全所青年民警奋发有为、创新实干,不断贡献青春力量。
目前,南湖戒毒所共有35岁以下青年民警218名,他们是禁毒戒毒事业的中坚力量。该所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积极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实施“雏鹰计划”,创新传帮带结对机制,帮助青年民警快速进入角色融入岗位,练出过硬本领,并通过榜样力量激发青年民警干事创业热情。鼓励并选派广大青年民警多到教育矫治最基层、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锻炼,为推动司法行政戒毒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先进典型。近三年,共有275人次青年民警受到立功嘉奖。(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吴晶晶 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