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青川)淮南市持续开展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执法行动。为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增强排污单位自觉守法意识,日前公布1起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典型案例。
日前,淮南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安徽某纸业有限公司开展现场检查。调阅该公司在线监控设备历史数据发现,该公司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在查看在线分析仪数据后,使用黑色自来水管插入在线监测设备取水口处冲洗采样探头,其相关行为所在时间段与COD数据异常骤降时间相吻合。该重点排污单位涉嫌通过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COD(化学需氧量)污染物。
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淮南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3月22日,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处以罚款人民币50万元。淮南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于4月18日立案侦查。
淮南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自动监控数据在非现场执法中的运用,采取“保真”与“打假”两手发力的方式开展监管工作,将“两打”行动与行刑衔接机制相结合,针对案情复杂、案件敏感的环境违法案件,及时咨询公安、检察院,加强办案过程中的技术、法律支撑,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