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在茫茫的北太平洋等海域,漂泊着600多艘舟山籍远洋渔船、1.8万余名船员。因出海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船员难免产生情绪波动,远洋船舶“流动国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2020年6月,全国首个远洋渔业特色专业派出所——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以下简称“基地派出所”)应运而生。
5月15日,安徽法治报社记者跟随“点‘靓’平安海岸线”宣传报道采风团走进基地派出所,实地探访“远洋警务”如何聚焦治理难点盲区,护航远洋渔业平安。
轻点鼠标,远在南太平洋作业渔船的生产作业画面即刻显示……在基地派出所,由电子屏幕等设备组成的远程通信系统,是民警们介入海上矛盾联调、远程调查取证、云端普法疏导、应急指挥调度的“利器”。
“我们围绕出海前、作业中、归港后三个关键环节,确保“人和事”闭环管理。”民警潘绍灿介绍说,定海区公安分局用好“智航远洋”应用,内嵌“远洋E站通”“远洋卫士”“远洋码”子场景,着力破解远洋时空管理难题。
去年以来,该局借助远程视频、卫星电话、图文传输等功能,开展远程取证28次,云端普法12次,160余起远洋矛盾纠纷100%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纠纷化解在海上”。
基地派出所所长俞浩敏告诉采风团,船只归港后,基于采集的全息档案数据逐一关联生成“远洋码”,根据动态风险评估积分情况,进行红、黄、绿分级赋色管控,落实问题回访,实现船上问题“归航即清零”。
采风团还了解到,该所统合1个远洋渔业协会、7家职能部门、38家船企,打造“深海红盾”党建品牌,配套建立船情“碰头会”、应急“联席会”、甲板“宣讲会”等机制,牵引从近海到远洋一体化联动治理。近四年,累计联动化解远洋矛盾纠纷450余起。(夏婉言 记者 郑祖清 尤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