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铜陵市聚焦物业管理“提质降诉”
来源:朱弢 记者 江继勇 阅读量:10000 2024-05-20 16:57:24

铜陵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提升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探索物业服务纠纷调解的增效之路,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转变。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该市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委派诉前调解3069件,调解成功1848件,成功率60.22%;物业纠纷受理案件数5527件,同比下降16.43%;民事一审新收物业纠纷案件调撤率达78.49%。

整合力量“开源” 实现“党建+住建”双融合

扩大治理参与面。该市高规格成立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组建物业工作专班,协调住建、城管执法、市场监管、消防救援及县区定期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举办全市红色物业党员骨干示范培训班,提升红色物业党员骨干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推动具备条件成立党组织的物业服务企业、居民小区应建尽建,推广党群互助小家。严格考核牵引线。围绕物业服务6个方面,每季度对全市129个物业服务项目、17个社区、71个推行准物业服务老旧小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强化物业企业履约监管,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将物业服务考核结果与企业信用和市场招投标挂钩,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2023年清退“黑榜”物业公司25家。打造精品示范点。全市410个住宅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和党的工作覆盖100%,该市新苑小区、毓秀天城、天馨花园获评全省“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完成毓秀天成等50个“最干净小区”、义安园等10个“最干净游园广场”、铜文化园等3处“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创建工作。

推动办案“疏源”实现“政府+法院”双联动

非诉分流。该市打通案件“非诉池”与“诉讼池”,建立物业纠纷调解前置机制,发挥“法院+物业+调委会”三方作用,利用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调解机制,整合调解资源化解物业纠纷。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物业纠纷经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等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申请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法院实行午间、假日等便民预约机制,快立快办快结司法确认案件,并及时反馈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调裁分流。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讼引导区,对起诉到法院的物业纠纷,主动开展引导辅导,释明诉前调解程序优势特点。对物业纠纷当事人未经主管部门或调委会调解,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的,引导当事人先行申请调解。在案件立案阶段,建立诉前调解与速裁审理衔接机制。对物业纠纷诉前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全案引入速裁团队审理,实现诉前调解与诉讼的无缝对接。繁简分流。完善繁简分流、小额速裁等诉中快速化解矛盾机制,跑出办案“加速度”。健全专业化的物业速裁审理团队建设,进行集约化、模块化、要素式速裁审判,形成物业案件审判规模效应。在简化审理程序的同时,更加注重当事人权利保障,兼顾公正与效率,服判息诉效果突出。借力司法大数据,运用在线庭审、云上调解、电子送达,为物业案件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消除纠纷“根源”实现“业主+物业”双奔赴

渠道更新。该市优化业主与物业沟通渠道,上线“铜陵智慧物业平台”,公布市、县(区)、社区(镇、办)三级“物业便民服务电话”,开通微信二维码留言平台,推动物业企业主动公示投诉举报电话,进一步畅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咨询、问题投诉渠道。建立物业管理投诉受理分级分类处置机制,优化物业维修服务工作流程,全面提升业主诉求办结质效。机制推新。总结类型化、高发性物业纠纷成因,有针对性地向物业企业、物业协会、住建局等发送司法建议,督促整改噪音扰民、电梯维修延迟等问题,着力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注重“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探索优质、高效、可复制的物业群体性案件速裁模式,开展社区巡回审理11次,在有类似物业纠纷的小区公告栏公示。开展“员额法官进社区”“民法典在身边”等活动,现场听取业主诉求并调解纠纷。常态焕新。扎实开展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十整治、六提升”行动,2023年共排查整改问题2317个,行政处罚物业企业68家,处理违规装修等案件3510起,消除电梯安全隐患392起,查处电梯违法案件21件。(朱弢 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