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紧贴基层场景运用 构建立体安全体系
我省打造智慧“空中警察”
来源: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王娅飞 阅读量:10000 2024-06-03 17:59:53

5月14日23时许,宁国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内灯火通明。“市区秀水长廊步行桥有一男子要轻生,请迅速前往现场!”值班民警迅速调度附近警力赶往,同时,一架警用无人机快速起飞、极速到达,第一时间掌握现场状况,为远程科学决策、梯次用警及现场处置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警用航空发展,紧贴基层场景运用,深度助力公安实战,为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增添新动能。

据悉,我省公安机关以“揭榜挂帅”工作为契机,将“建立警用航空实战化体系”纳入全省公安机关“揭榜挂帅”项目,选定合肥、马鞍山、宁国等试点单位,按照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的原则,为警航发展积极探索路径。

合肥市公安局成立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建成15人的警用无人机专业队,分县局成立无人机快反任务小组23个,全市配备警用无人机163架、无人机机场10套,能够实现重大警情3分钟响应。今年以来,警用无人机巡逻1120余小时,出动2800余架次,城市重点部位可见警率较往年提升30%,切实达到科技提升效率、为基层增效减负的预期目标。

马鞍山市公安局自主研发警务航空平台指挥调度中心,以城市级二三维实景地图为GIS基座,将人、车、物等各类任务要素细节覆盖进指挥调度界面,并结合智能火灾、烟雾、人员、车辆等平台AI算法,服务治安、交警、巡防、反恐等多警种的专业航线,发现异常后自动将现场数据推送给地面人员,大大节约飞行成本,提高单次飞行质效。据统计,自警用无人机投入使用以来,共参与打击违法犯罪17起,抓获逃犯9人,救助群众6人次,参与接处警300多次,服务百姓百余次。

在宁国,围绕重点警情“快、准、实”的处置要求,通过警用无人机搭载不同的任务设备,深化在警情处置、抢险救援、侦查破案、数据赋能等不同场景中的实战应用研究,总结提炼“高空无感隐蔽侦查”“夜间山林搜救”等一批实用技战法,覆盖火灾、走失、应急救援、重大案事件等7大类场景。出台管理、训练、使用等规范制度10余项,闭环管理警用无人机同步出警全流程。2023年以来,共出动警用无人机130余架次,搜救遇险人员16人。

此外,为加快人才培养,我省公安机关成立“南北中”3个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机构。截至目前,全省持证飞手超300人,半年内增幅达100%。持证飞手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在立足基层、服务实战、空地联勤中,警用无人机也有出色表现。

今年春节期间,马鞍山警用无人机夜间社区自动巡航时发现梨苑社区居民楼失火,在预警下发的同时,向一线民警和相关单位发送定位坐标,确保快速到达事发现场,提升处置能力和精度。

5月4日16时起,省城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交通流量随之增大。

为确保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合肥市公安局再一次开展空地一体化巡航。监测、预警、喊话、巡航……茫茫车流上空,警用无人机为假期回程保畅增添了双翼,全面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此外,合肥市公安局还与市发展改革委、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多家政府单位开展合作,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纳入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开展了无人机绘图建模、消防巡查、应急救援、路政巡查等政务服务。2023年以来,合肥警方配合政府部门出动无人机共计154架次,组织高速公路巡查等飞行107架次,参与消防应急演练7次,参与消防灭火救援警情40余次。(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王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