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发挥着就业“蓄水池”、社会稳定器、共同富裕生力军的重要作用。6月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场监管总局工作要求,不断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何汉翔介绍,该局持续出台支持政策,联合13个部门制定进一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30条举措,在减免税费、缓缴社保水电气费、稳岗创业、金融支持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同时,凝聚部门合力赋能发展,优化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建立民营企业双月座谈会制度,定期听取个体工商户意见建议。联合15个部门开展两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协调解决困难诉求1.38万个。2023年,全省个体工商户累计减税降费255.19亿元,降低水电气、房租等成本约2.5亿元;新增经营性贷款1017.8亿元,同比增长29.96%。
此外,该局积极推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条例》实施以来,全省共办理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登记9.74万户次,为4059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个转企”登记。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实有个体工商户560.2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8.8%,继续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安徽有关做法写入市场监管总局《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报告》。2023年,省市场监管局还会同税务、人行等部门,在合肥等8市13个县(市、区)试点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认定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51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