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凤台检察“蹚”出轻罪治理体系基层实践新路径
来源: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赵武 尹星月 沈畅 阅读量:10000 2024-06-12 07:35:51

本网讯(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赵武 尹星月 沈畅)近年来,随着刑事犯罪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轻罪案件数量和占比不断上升。凤台县人民检察院立足轻罪治理检察工作实际,着力提升轻罪治理专业水平,以“简案优质办理,能动优质履职”为目标,以“宽严相济·和润州来”轻罪治理工作品牌探索轻罪治理体系基层实践,在助力县域治理、平安建设,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据介绍,该院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从推进社会治理的高度推动出台了《关于加强轻罪治理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试行)》,形成公检法司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的现代化轻罪治理工作机制。制定《“一站式”快速办理工作意见(试行)》,搭建“执法办案中心+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速裁法庭+值班律师工作站”“四位一体”一站式诉讼平台。完善刑事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对轻罪案件办理中出现的程序、实体问题进一步消除分歧、统一认识。打破部门壁垒,组建简案办案团队和繁案办案团队,从源头对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实施简案快办、类案专办、繁案精办。

在轻罪治理的探索中,凤台县检察院抓前端调解,化解矛盾纠纷,针对轻伤害、交通肇事等有被害人的案件,坚持“小案”不小办,将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双方积怨作为办案的关键。运用“检察+N”调解机制,加强检警协同、检调对接、检法协作,引入社区治理、网格管理等多元素参与,共促矛盾纠纷化解。2023年以来,推动达成和解案件61件。抓中端惩戒,强化多元共治,针对情节轻微拟不起诉案件,采取公开听证、集中训诫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等参加听证会,释法说理,以“训”唤醒犯罪嫌疑人内心对法律的敬畏,用“诫”触动犯罪嫌疑人对责任的担当。2023年以来,对48件拟不起诉案件进行公开听证、训诫,增强司法办案公开性、法治教育警示性。聚焦不起诉案件行政处罚缺位这一“治理盲区”,通过反向移送案件线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意见书》,建议对被不起诉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依法向行政执法部门发送检察意见47件,相关单位对51名被不起诉人作出行政处罚。

轻罪案件直接关系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案件办理过程中,凤台县检察院注重抓后端延伸,融入社会治理,延伸监督触角,以检察之力助力诉源治理,在对案件作出轻缓处理的同时,注重通过办案发现社会治理中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对案发地区、领域在管理、制度上的漏洞,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治理对策和建议53份,助推相关部门尽主责、补缺位、堵漏洞。以危险驾驶案件为试点,主动联系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等部门,探索轻罪案件适用社会公益服务机制。通过普法宣传、协同治理、教育改造的综合治理举措,推动多部门共治,净化社会风气。

此外,该院注重抓末端落实,担牢普法责任,将责任向“最后一公里”延伸,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2023年以来,积极开展“守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监督行动”、“法治进校园”、“未爱同行 法治进乡村”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60余次,拍摄普法视频11部,多途径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党员干警先锋模范作用,提高群众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将公平正义书写在群众身边。抓尾端兜底,跟进司法救助,延伸办案效果,以司法救助兜住民生底线。立足司法办案,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综合运用司法救助、民政救助、法律援助、就业帮扶、心理疏导等“检察+N”救助机制,切实解决被害人“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以来,已对22名申请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18万余元,并同步协调开展民政救助、法律援助、就业帮扶、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