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怀宁县腊树镇容岭村油桃采摘基地,一个个色泽光鲜、红润饱满的油桃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十几名游客悠闲地穿行在果园内,随手采摘着美味可口的鲜桃,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看到纷至沓来的游客,基地负责人史小朝喜上眉梢,他的采摘基地距离高速出入口和省道不足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以前虽然位置好找,但因为路不通基本没什么人来,现在‘四好农村路’修好了,游客来这里游玩更方便,人流量越来越多了。”
俗话说,道路通,百业兴,修好一条路,带动一方群众。这几年,腊树镇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来抓,累计建设“四好农村路”100余公里,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倒、倒、倒,好,可以了……”5月30日,在怀宁县洪铺镇黄山村龙王组,一名工人正在大声指挥着工程车倒车,伴随阵阵轰隆声,工程车上的满车沙土缓缓倾泻而下,随后,挖掘机挥动着长臂,10余名身着反光衣、头戴安全帽、手拿铁锹等工具的工人们“蜂拥而上”,将一堆堆沙土摊开、抚平、压实。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路基平整,等平整完成,天气好的话,大概10天就可以完成整条1.5公里的浇筑作业,计划6月底之前全面完工。路修好了,既方便了群众出行,也有利于我们发展产业。”黄山村村干汪方平告诉记者,该村大米、水果、蔬菜等农特产品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销售,顾客在网上下单,快递上门取货,一天能卖六七十单,高峰期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四百单。“效益好着哩。”
走进洪铺镇,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了,去安庆市区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家还买了一辆代步车,出门真的很方便。”村民李良华的感触背后正是全县路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怀宁县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夯实交通基础,基本形成“内通外连、通镇达村、入户进园”的路网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218.58公里,其中县道379.868公里、乡道222.459公里,村道1616.253公里,总投资超过15亿元。县内各乡镇各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2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达100%,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先后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22年获安徽省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称号,2023年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记者注意到,怀宁县不仅出台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资金补助考核办法》、《农村公路路长制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工作扎实推进,推行交通项目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机制;完善建设、养护、管理资金财政预算保障机制,将重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列入县级年度投资计划,构建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构建以财政投入为主,部门争取、社会捐赠、集体筹资、群众集资投劳为辅的多元筹资机制。县财政按照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每公里30万元、建制村通双车道每公里45万元、乡道升级改造每公里50万元、县道升级改造财政全额补助的标准,奖补标准居安庆市第一。
同时,该县还依托通畅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着力整合县级物流站场、乡镇快递物流、邮政配送、电子商务和村级便民点,形成县镇村三级城乡物流服务体系,同时不断拓宽物流网点覆盖范围,实现物流配送服务网点全覆盖,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邮政到村、快递服务入户”运输渠道。(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檀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