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小院微格”营造乡村和谐新场景
来源:记者 聂静洁 通讯员 何池胜 阅读量:10000 2024-06-14 16:33:02

枞阳县雨坛镇新民村以争创安徽省“枫桥式综治中心”为契机,筑牢基层基础,注重发挥基层自治能力,优选12名五老人员(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代表、德高望重的老年群众)担任26个村民组的微网格员,并在12名网格员家里设置了12个微型调解室,把村调解室前置到网格员家里的小院中,探索形成了“小院微格”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新民村居家人口多以老人、妇女为主,他们喜欢端碗串门、闲话家常。茶余饭后,网格员家的小院便是乡里乡亲的必到之处。网格员可以在聊天中,充分发挥民情“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和隐患。

2019年2月的一个傍晚,居住在黄头组的网格员胡新祥在小院与村民聊天时获悉,有人准备晚上聚集到车富圩田讨要说法,有可能发生械斗。胡新祥立即向村书记吴正茂打电话反映,并赶往事发现场。随后,吴正茂和胡新祥一边想办法稳定现场村民情绪,一边了解事情原委。原来,是湖边村民因不满承包水面的养殖户总是在自家田埂上踩踏,便拦住路不让养殖户走,双方发生争执,便各自喊人准备用武力解决。吴正茂和胡新祥苦口婆心地向大家讲法律、讲利害关系,双方逐渐冷静下来,表示愿意接受调解,一场尖锐的矛盾、可能发生的械斗纠纷就这样被及时平息。

从这次事件中受到启发,新民村愈发重视“小院”的作用。为方便群众,该村还在网格员家中设立了“小院微格调解室”告示牌,公布网格员的身份信息、电话号码、联系区域等,让群众遇事能及时找到人。

三网拆除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而新民村三网拆除工作结束后,后续的退网补偿资金分配方案始终不能获得村民的认同,资金一直没能发放下去。今年年初,个别村民因为没拿到补偿资金,有意上访。网格员张春生得知后立即赶到村民家中耐心劝说,邀请大家一同到“小院”中发发牢骚、商量对策,同时第一时间把情况向吴正茂汇报。随后,网格员们配合村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和大家讲道理、说情理,在“小院”里一起梳理补偿金额。今年5月,退网补偿资金分配方案终于取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资金也在最短时间内发放到村民手中,一起可能造成信访的矛盾就这样被化解在“小院”。

据悉,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还要帮助群众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在接到群众求助时,网格员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如情况复杂,一时难以处理,就向上级网格长(村分片干部)反映,变“等群众上门”为“到网格员家中”,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问题。针对出行不便的老人,村里还引进了“一键呼”智能呼叫器,动动手指就有村干部及时响应。买药、送米、缴纳水电费这样的生活琐事,都可以“一键解决”,力争事在网中办,免除老人东奔西跑之苦。今年以来,该村通过此项机制在“网”中解决了土地承包、养老金发放及医疗保险缴纳、了解相关补贴等共计51件事项,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愁心事和烦心事。

现如今,“有事网格解”在新民村已经成为习惯,自治模式初步形成,德治、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小院也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

截至目前,该村在12个网格中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婚恋纠纷、三网拆除资金分配工作等共计36起,没有一起赴村到镇访。(记者 聂静洁 通讯员 何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