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嘛还是要讲究诚信,双方对这个还款协议都没有意见的话,就以茶代酒,共同向着早日还清的目标努力。”近日,在凤台县毛集镇曹家茶馆调解室内,省人大代表董标与凤台县人民法院毛集法庭庭长岳古静成功调解了一起追偿权纠纷案件,两家企业负责人共同举起茶盏,碰盏言和,就分期还款达成调解协议。
融资担保引发纠纷
2021年12月,被告安徽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科技公司)向某银行借款人民币290万元,借款期限12个月,年利率4.05%,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周转。同日,原告淮南市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担保公司)接受某科技公司委托与某银行签订了《保证合同》,为该公司的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保证范围为主合同项下全部债务,包括但不限于全部本金、利息、违约金等费用。
当月,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被告王某与原告签订《反担保抵押合同》,将其名下所有物抵押给原告作为反担保,并到不动产主管部门办理了不动产抵押登记手续。同日,被告王某、吴某与原告签订《反担保保证合同》,为借款人的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反担保。后因借款人不能按时清偿银行到期债务,2023年2月15日,原告向银行代偿287万余元。代偿后,原告多次向上述被告催收还款,但被告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不还。双方闹得很僵。
大纠纷“请”进小茶馆
原告向凤台县法院提起诉讼,承办该案的毛集法庭庭长岳古静在了解了基本案情后,考虑到双方都是企业,一方面临经营压力,另一方面要维护国有资产,只有争取尽快调解,解开难题,才能让企业脱离困境。
为了提高调解成效,岳古静第一时间邀请省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董标参与该起案件的调解工作。董标既是省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当地大药房的工会主席,在当地企业界颇有声望。“双重身份加持下,若是他能参与该案件的调解,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到法庭的邀请,董标爽快答应,并建议尽量庭外调解,弱化双方对立情绪。
走出法庭,缓和氛围,岳古静将调解地点选在了当地的茶馆。因当地曹集早茶文化兴盛,老百姓经常在茶馆聊天谈事,遇到家长里短,还会通过乡贤长辈在茶馆里喝茶调和。所以岳古静将这一剑拔弩张的追偿权纠纷安排在“曹集茶馆调解室”进行调解。
茶香间矛盾“烟消云散”
当日,董标、岳古静及原被告双方围坐在茶馆的四方桌,茶香氤氲,各方都打开了话匣子。作为政府招商引资企业,被告王某对于企业还不起贷款透露了无奈以及新办企业的计划。董标一下子抓住调解突破点,询问起王某近况。听闻其新签订了几个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后,董标对王某还款能力有了一定的把握。秉持护航企业发展的原则,董标对原告某担保公司进行了劝说,“王总来毛集投资也是看中了我们的营商环境,现在新生意有了进展,非要求一把还清,岂不是釜底抽薪?”原告作为国企,也是希望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扶持企业进一步发展,达到双赢效果,表示愿意退让。
谈到这个阶段,董标和岳古静趁热打铁,继续给王某分析欠钱不还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曹集茶水‘满而不溢’,就像本地人一样包容性很强,大家各退一步争取早日把钱还上。”被告王某在董标耐心劝说下,与原告达成了三年分期还款的协议。
“曹集的茶馆文化盛行,群众都相信‘茶盏一碰和为贵’,法院通过‘茶馆调解’,既拉近了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也让传统文化与司法工作有了无缝融合,喝茶话家常间温情解纷。”董标说。(记者 唐欢 通讯员 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