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创新改革举措,以法治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提升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用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建设。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显示,2022年以来安徽省法治环境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积极响应企业法治期盼。强化涉企制度优质供给,出台《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实施办法,清理同“放管服”不符的规章文件,建成全省法规文件数据库,形成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有效回应“民声呼应”,深化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攻坚化解专项行动,着力攻坚化解了一批涉企权益保护的信访积案,审查监督一批涉企权益救济的控告申诉案件。畅通政企沟通平台,创建建立企业家约见政法单位负责人,政法单位负责人与企业家定期座谈、接访企业家、走访企业制度。在2023年开展的全省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中,政法单位负责人接待接访企业家8710人次,为企业解决问题4012项。
营造安全稳定社会发展环境。依法严惩侵企犯罪,重点惩治垄断经营、欺行霸市、抢揽工程、制假售假、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在全省16个市及62个县(区)公安机关创新建立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实现涉企案件一站式受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全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制度,推出轻罚、免罚清单事项236项。加强知识产权政法保护,省委政法委制定出台《关于推深做实知识产权政法保护15项重点举措 服务保障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指导意见》,构建知识产权政法保护“全链条”体系。
营造便捷高效的法治服务环境。持续推进“一号工程”,通过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多渠道汇聚国内外高端、优质法务资源,高标准推进法务、政务、商务深度融合,深化拓展“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模式,推动涉企法治服务从“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惠享”。持续深化“放管服”,2021年以来整治履约践诺问题2381件,推动兑现政策资金46亿元。建成并运行公共政策兑现应用平台,持续推行“五免之城”(证明免交、证照免带、办事免跑、政策免申、轻微免罚)建设。寻求最优司法路径,建立覆盖侦查、公诉、审判、执行全环节的涉企案件经济案件影响评估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不力影响。
用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加强用法普法,2023年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1.3万次,梳理法律风险点1.1万个,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坚决防止刑事手段介入经济纠纷,2023年评查检查各类涉企案件27608件。坚决不让一个企业和企业家“负罪经营”,全省涉企“挂案”清理率100%。完善营商环境体验机制,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从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及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企业招募体验官,“沉浸式”体验营商环境冷暖,收集各界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线索,持续改进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化举措。(赵培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