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潜山“四字诀”构建常态长效新“枫”景
来源:通讯员 储水乐 记者 王原 阅读量:10000 2024-06-20 15:30:25

6月17日,记者从潜山市委政法委获悉,近年来,潜山市立足“五抓五强化”,出台《潜山市矛盾隐患联动排查、化解和防控机制》,以“防、排、畅、调”四字诀推动矛盾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防范在先,着力构建常态长效新“枫”景。

坚持以“防”为主,解决矛盾隐患“易发生”问题。坚持“自治”强基。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党群联席会、居民议事会等协商共治机制,构建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在滨河御花园老旧小区改造中,推行“群众事群众办”,引导群众支持参与,实现3个月竣工。坚持“法治”强保障。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六进”活动200余场次,创成省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131个,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培养“法律明白人”2652名。坚持“德治”强教化。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潜山好人”、见义勇为评选活动。近年来,获评中国好人6人、安徽好人24人、安庆好人315人,县级见义勇为14人。

坚持以“排”为先,解决矛盾纠纷“难发现”问题。在乡村一线找苗头,组织乡村干部、民(辅)警、人民调解员等力量,聚焦邻里关系、征地拆迁尤其是婚恋家庭情感等重点领域,学校、景区等重点场所,“五失”人员等重点人群,2023年共摸排矛盾纠纷1206件,成功调处1195起;截至5月底,今年已摸排588件,成功调处586件。在行业部门查隐患。聚焦婚恋家庭情感纠纷,法院、公安、民政等部门分别关注诉讼离婚案件立案、办理情况,接处警情况,协议离婚登记情况,司法行政机关定期梳理法援中心、律所等机构受理的涉婚姻家庭类咨询情况,报市委平安办综合研判、交办,通过信访维稳安保指挥部推送工作指令32条。

坚持以“畅”为要,解决矛盾隐患“肠梗阻”问题。建立联络员制度。各部门明确专人负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尤其是婚恋家庭情感领域的隐性矛盾纠纷、重点人员(群体)等,逐人逐项建立清单。建立分析研判制度。各单位对所有矛盾纠纷进行初步分析研判,并逐一确立风险等级(高、中、低),分类分级建立问题台账,按照高、中风险及时报送、低风险定期报送的要求、点对点报送至市委平安办。建立信息交办制度。市委平安办对所有矛盾纠纷再次研判后,按照“属地+行业”多元调处的原则,及时交办至属地乡镇党委政府,由属地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及时会商处置。

坚持以“调”为本,解决矛盾隐患“难化解”问题。村居前哨“首诊”。简单矛盾,现场调处;复杂事项,提交村(居)两委或村级调解委员会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如源潭镇棋盘社区“事不隔夜”的做法,创造“十年无上访”记录。乡镇实战“会诊”。发挥乡镇综治中心信息收集、受理分流、综合处置等功能作用,统筹运用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检察官工作室等基层政法力量和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室)作用,做到应调尽调,实现“大事不出乡镇”。县域化解“终诊”。坚持矛盾纠纷排查例会制度,对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及时会商研判,发挥九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渠道作用,借助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力量,妥善化解处置,实现“问题不上交”。(通讯员 储水乐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