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合肥庐阳区完善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来源:记者 唐欢 通讯员 庐宣 阅读量:10000 2024-06-25 16:45:38

“小物业”关系“大民生”。为凝聚合力,妥善化解物业纠纷案件、依法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合法权益,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擦亮物业纠纷源头治理的“庐阳模式”,6月17日,合肥市庐阳区物业纠纷调解程序前置工作领导小组召集各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司法所负责人、物业办负责人、社区党委书记和辖区物业服务企业经理,在区政务中心五楼小礼堂召开业务培训会,对《庐阳区物业纠纷调解程序前置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进行解读,保障细则得以落实。

培训会上,庐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李照结合物业纠纷现状对《庐阳区物业纠纷调解程序前置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进行深入解读;庐阳区法院、司法局、综治中心分别派员为全区物业纠纷调处主体就物业纠纷调解流程和调解技巧、人民调解文书规范化制作、综治信息化平台物业纠纷调处模块操作与使用进行业务培训。

根据《庐阳区物业纠纷调解程序前置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将对辖区物业纠纷明确调解主体,确保纠纷有人管。庐阳区委平安办制发《庐阳区物业纠纷调解程序前置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确立社区(村)、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物业纠纷三级调处主体,明确物业矛盾纠纷的处理工作流程,规范逐级流转调处机制,形成化解物业纠纷的合力。

同时做好诉非衔接,确保调解有依据。对于逐级调解不成的,法院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后,选取一个或数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件进行快审速裁,并将示范性裁判结果通报双方当事人、调处主体,由调处主体参照示范性裁判,促成同系列案件调解。

还会实行量化考核,确保纠纷实质性化解。设定量化指标,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将物业纠纷调解成功率、成讼率、调解前置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乡镇街道平安建设综治考核及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对物业服务企业实行“红黄牌”“企业信用积分”考核,促进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关系转向良性发展。

据悉,为加强物业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减少物业纠纷成讼率,近年来,庐阳区依托“三所一庭”联调机制,构建“党委领导、行业主管、调解为主、示范判决、综合治理”的物业纠纷调处工作格局,不断创新完善物业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2023年度物业类纠纷诉讼案件数量下降19.2%,取得了显著的法律和社会效果。(记者 唐欢 通讯员 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