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全面履行戒毒职能十周年”成果展正在进行。戒毒民警借助仿真模型,向参观者普及毒品知识。
今年是我省全面履行戒毒职能十周年。连日来,我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先后开展“回望十年路 建功新征途”先锋论坛、《禁毒之路》专题片展播等活动,集中呈现十年来依法履职的丰硕成果。
先行先试 科学戒治
201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迈出创新驱动的坚定步伐。根据规定,吸毒成瘾人员与强制隔离戒毒所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实行协议式戒毒,期限一般不少于半年,不超过两年。此举为吸毒成瘾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戒毒方式。
2018年,全方位对接司法部提出的统一戒毒基本模式,我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再一次站在了改革前沿。在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完成了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回归指导区四区建设,并配套建成戒毒医疗、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诊断评估五大专业中心,实现了基本模式框架下的流程再造,打造出戒毒基本模式“首发省”实施样板。
十年来,我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决做到依法收治、应收尽收,用心用情助“瘾君子”回归正途,共依法为1.5万名戒毒人员实施科学戒毒,三年未复吸率达80%以上,戒毒场所连年实现“六无”目标(无毒品流入、无脱逃、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无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疫情),安全稳定成绩位居全国第二。
丰富的戒毒实践为理论研究注入了“源头活水”。我省先后录制精品课程23部,其中多部收录“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百部优秀精品视频课程”。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科学戒治成果,多个课题研究入选全国优势教育戒治项目,349篇精编案例入选中国法律服务网。今年,省滨湖强制隔离戒毒所主持研究的《认知引导的新型神经反馈治疗冰毒成瘾》项目,入选全国首批12个优势教育戒治项目实践教学点,该教学点已于近日揭牌。
关口前移 预防为先
“这个我认识,这是我经常吃的跳跳糖。”“这是我最喜欢的蔓越莓饼干。”6月22日,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了“警宝进警营,青春不‘毒’行”青少年禁毒警示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增强识毒、拒毒、防毒意识。
近年来,新型毒品披上“奶茶”“跳跳糖”“饼干”等外衣,将罪恶之手伸向未成年人。为构筑起全民防毒的坚实屏障,必须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
我省戒毒场所加大力度开展禁毒戒毒宣传,以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形式,帮助青少年“拒绝第一口毒品”。2017年以来,多次联合安徽广播电视台录制全省禁毒戒毒大型电视公开课;探索举办禁毒戒毒直播云讲堂,在线介绍识毒拒毒方法,解答网民疑问;举办场所开放日,邀请社会各界走进戒毒场所实地参观近70场次,普及禁毒戒毒知识。
6月18日,上海、湖南、江苏、山东、海南、陕西、青海、浙江、安徽等省市司法行政系统携手,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省际禁毒戒毒宣传联盟,开启禁毒戒毒聚合传播新态势。
突出“戒”字特色,我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既“向前一步”,也“向后一步”,做好“延伸文章”。
2023年6月,全省首家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指导站在合肥市瑶海区挂牌,打造集禁毒宣教、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康复治疗、就业指导、调查回访为一体的闭环,为社区戒毒人员与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全面专业的后续照管服务。
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15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站,指导支持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2万名社区戒毒人员、1.5万名社区康复人员实施戒毒管理、戒毒服务。此外,还与监狱系统深入合作,依法帮助被收押执行刑罚的吸毒人员戒除毒瘾。
接续奋斗 向新出发
“从事戒毒工作13年,最让我欣慰和有成就感的,就是看到曾经在我们戒毒民警手中接受矫治的戒毒人员成功转化,出所后不仅没有复吸,而且真正走上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找到了工作,重建了家庭,有的甚至成为了禁毒志愿者。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是对我们工作成果的最直接、最生动的肯定。”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胡文庆扎根戒毒一线,深感这项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也收获了很多感动与成长,于2023年荣获“全国戒毒所先进个人”称号。
戒毒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忠诚担当的戒毒铁军。为扣好青年民警从警生涯的“第一粒纽扣”,省戒毒管理局连续多年举办“入警第一课”教育培训班,已开展政治轮训、业务培训、岗位实训、作战特训等近1000期,组织线上学习、专题讲坛100余场,组建青年民警“尖锋”训练营,成立戒毒民警专家库,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有效推进,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日,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教育戒治业务技能竞赛活动启动。竞赛坚持“以赛促训、服务实战”原则,以科学戒治案例发布与情景应答为主要内容,以全警参与、岗位练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基本要求,以教育戒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为主要目标,突出“学、练、战、考”一体化推进,夯实教育戒治技能基础。
踏上新征程,我省戒毒工作将继续保持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的精神,持续提升素质能力,依法戒毒、科学戒毒,为平安安徽、法治安徽作出积极贡献。(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蔡雯 实习生 洪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