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我省交警发布上半年“成绩单”
来源: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皖交宣 阅读量:10000 2024-07-01 16:36:04

16个市级车管所全部设立“新能源·心服务”专窗,累计办理车驾管业务29.8万笔;在全国率先实现轻微事故视频快处市辖区“全覆盖”,事故处理时间由30分钟压缩至5分钟……6月28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发布上半年重点工作“成绩单”。

上半年,全省公安交警系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目标,以“强作风、树形象、优环境”主题活动为牵引,统筹推进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护稳定、优服务、惠民生、促发展各项工作,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总体平稳。

在助力汽车“首位产业”发展中,如何让新车主快捷安全上路,成为公安机关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我省交警部门积极落实为民为企和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改革措施,首创推出优化全省车驾管窗口服务“六心”(省心、舒心、暖心、用心、安心、贴心)措施,落实“导服台”功能、“延时办、周末办”制度和“两站三声一双手”礼貌服务标准。

目前,16个市级车管所全部设立“新能源·心服务”专窗,累计办理车驾管业务29.8万笔。合肥、芜湖、蚌埠、淮北、阜阳、宿州、滁州、池州、亳州等9个车管所设立了新能源车辆号牌制牌点,拿牌时间由10日压缩为1小时;蔚来、江淮、奇瑞和奇瑞新能源4家企业开展了预查验试点,累计通过预查验模式上牌7.6万辆;在芜湖试点建立全省首个机动车待出口登记服务站,实现二手车出口业务“一门、一窗、一次”便捷办理;全国率先推出扩充投放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100万副,并在合肥启用皖AA号段,集中投放号牌资源以来,全省已办理新能源汽车新车上牌30.58万辆。同时,我省交警部门全力保障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服务,为企业科研、定型试验核发临时行驶号牌1.9万张,开放测试路段里程达1448.5公里。

在聚焦民生“小事”,助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全省通过“交管12123”App网办各类交管业务2378万笔,多项便民利企改革措施切实减少了群众企业办事成本。具体措施包括:线上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103万次,初步估算减少办事成本近1000万元;在全国率先实现轻微事故视频快处市辖区“全覆盖”,事故处理时间由30分钟压缩至5分钟,全省已通过视频快处处理事故25.2万起,其中合肥市月均视频快处总量居全国前五。

为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我省全面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全省576公里公交专用道非高峰时段允许社会车辆借道通行,其中合肥市13条公交专用道全部开放通行。在进一步放宽城市货车通行限制中,简化轻型及以下货车通行管理政策,让新能源中型厢式货车享有轻型货车同等通行便利,全面推广实施货车电子通行码“一网通办”并累计线上核发13.88万个。同时,我省交警部门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对全省限速标志实行“全覆盖”排查整改,11处总长450余公里的高速路段完成优化限速。

在大力推行柔性执法、人性化执法中,全省共有390.8万人申请“学法减分”,239.3万人实现成功减分,共减分1091.7万分;对216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轻微免罚”“首违警告”,累计实行“首违警告”处罚130余万起。

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中,“夏收夏种”以来,我省交警部门积极协调高速收费站设置农机车辆优先通行绿色通道,在重点部位为过境农机车辆提供道路指引、安全提示服务,对农机车队实行警车引导、护送,指导各地原则上不处罚农机车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尽可能使用简易程序或依法优先处理涉农机车辆事故,在农机车辆通行频繁路段加大秩序维护和宣传引导力度。期间全省涉农用车辆生产务农亡人事故“零发生”。

6月23日以来,黄山、宣城等地普降暴雨、大暴雨,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提前制定并严格落实《安徽省公安交管部门应对汛期灾害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实行“主要领导扁平指挥、应急力量值班值守、交通态势实时监测”制度,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即每日一会商、每日一研判、每日一调度、每日一通报,强化会商研判、监测预警和秩序管控,对受强降水天气影响的重点路段开展动态巡控与视频巡查,严管“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落实“限速、控距、亮尾”措施,全力做好救灾物资、抢险车辆交通保障和受灾人员、车辆转移疏导。

为守护群众平安出行,整治酒驾醉驾成为我省警方开展各类行动的重点内容之一。我省先后部署开展“春季攻势”集中会战、面包车精准查缉统一行动、酒驾醉驾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全省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无证驾驶等8类重点交通违法查处量同比增长21.47%,96人因交通肇事逃逸或酒醉驾发生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67名涉毒人员被注销机动车驾驶证。

飙车噪声严重扰民,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众安全,群众反映强烈。我省坚持对“飙车炸街”实行多部门多警种、网上网下一体化合成作战,查处涉嫌“飙车炸街”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77起,行政拘留16人、打击团伙2个。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风险运输企业的通报约谈、监督管理,截至5月底,全省共有273家企业被列入高风险运输企业名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严厉打击惩治企业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不落实行为,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刑事立案12起,对21名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股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倒逼企业切实履行驾驶人安全监管、安全教育、隐患清除主体责任。(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皖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