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开学以来,由太和县委政法委牵头,共青团太和县委员会统筹具办,太和县人民法院指导培训,太和县教育局组织安排,阜阳市医药科技工程学校选拔学生组成巡回模拟法庭演习团队,开启声势浩大的“沉浸式”体验、“零距离”普法模式。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护航青少年成长——太和县青少年安全普法教育巡回模拟法庭”活动。截至发稿时止,全县已开展活动12期,覆盖9所县乡中心学校、1所县直高中、1所职业高中、2所幼儿园,师生家长1万余人次参与,在太和县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布推文12篇,在该院视频号和抖音号发布视频12条,总阅读观看量超72万人次。
长期以来,青少年普法活动存在组织零碎、形式单一、专业度不强,不能形成规模效应等问题。面对青少年群体及其家长的普法教育需求,如何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太和县委政法委通过反复调研,立足当地实际,在原来个别学校曾经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普法效果显著的基础上,2024年1月,决定牵头携手团县委、法院、教育局等部门,从该县辖区内普法基础较为扎实的阜阳市医药科技工程学校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巡回模拟法庭演习团队,有选择性地面向全县有关校园进驻普法。
在工作中,县委政法委作为牵头部署单位,组织协调各单位进行活动部署、准备、开展、总结,加强各单位之间的配合联络,凝聚工作合力。团县委负责活动的统筹具办,联络各单位推动落实、推行经验,保障重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县法院负责业务指导、法庭教育,选取典型案例、制作庭审剧本、指导庭审流程,还有庭后释法、法治宣讲;县教育局负责安排落实,统筹组织各中心校做好活动准备,确定对象,协调时间、地点,确保活动成效;阜阳医药科技工程学校及各中心校负责该项活动的人员保障。
经过3个多月紧锣密鼓准备,3月29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一期模拟法庭在太和县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举行。
随着一声法槌敲响,“现在开庭!”模拟法庭正式开始。同学们身着制服,化身“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法警”等角色,各就各位。在“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后,一起从校园欺凌演化成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审现场拉开序幕。在“审判长”主持下,从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教育、被告人最后陈述到当庭宣判,每个环节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投入角色,“零距离”感受法律工作的庄严公正。中场休息时,太和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对这次模拟法庭审理的案件进行点评,教育学生们引以为戒,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坚决不做冲动的欺凌者,别因一时冲动触犯法律耽误终生。模拟法庭的中场休庭,变成了现场“零距离”普法。
在模拟庭审结束后设置法官点评环节,太和法院法官再次进行深度点评和全面总结。“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遇到校园欺凌要如何自我保护?”“我国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怎么划分?”法官与同学们进行答疑互动。现场还为回答正确的同学,送上象征着黑白分明的“熊猫法官”玩偶。
太和县在组织这场活动时,根据各个学校软硬件设施及普法教育的不同需求,探索形成各种不同的活动模式,让县城或乡镇中小学校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参与活动方式。
其中,包括“请进来”,即走进真实法庭。太和法院邀请参与活动的学生走进法院审判庭,坐在旁听席,巡回模拟法庭演习团队开展模拟庭审。巡回模拟法庭活动还与法院公众开放日相结合,让学生们参观诉讼服务中心、执行110、羁押室等场所,了解一宗案件如何进入法院,发生纠纷如何依法维权,感受法院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智慧服务。
另一种形式是“走出去”,庭审“搬进”校园。为了让一个学校的数千名师生能同时“零距离”感受庭审现场,“沉浸式”学法懂法,模拟法庭团队走进校园,由学校提供场地、桌椅,租借音响等设备,太和法院派出工作人员专门指导把关,提前安排布置,准备好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有的是“全方位”,自建模拟团队,普法深度参与。由参与活动的学校选拔学生组建模拟团队,在太和法院指导培训下,学生们共同研究有关案情的基本情况,了解全部诉讼参与人应进行的互动,学会分析案情、把握事实、适用法律,在经过数次演练以后,面向广大师生开展模拟庭审。
在宣传方面体现出“立体化”。太和县人民法院借助其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官方新媒体平台持续宣传巡回模拟法庭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短视频,准确传达巡回模拟法庭活动的核心内容和主题,让普法对象不仅仅是每一次活动现场的师生,更吸引全网百万粉丝关注,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巡回模拟法庭活动“沉浸式”的体验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青少年对法治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从被动地“教”到主动地“学”,受到社会各界认可。太和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法治教育永远没有休止符。期望通过这个活动实践,发动相关单位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压实责任,强化落实,共同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社会化综合保护体系和权益保障机制。(记者 聂学剑 通讯员 王皖秀 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