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今年以来,宣城市检察机关以检察公益诉讼为抓手,持续加强文物文化保护,助推协同保护、诉源治理、共治共建,助力文物文化焕发新活力。
府检联动推进协同保护
文物保护不纯粹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行动起来。基于此,宣城市检察院以“府检联动”平台为依托,与市文物局、住建局等部门建立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机制,协同推进文物文化保护。
全市两级检察院还联合相关部门聚焦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国有文物保护、徽文化文物遗产开展“两个专项一个专案”工作;充分发挥检察一体优势,组建徽文化集中区域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团队,全面整合业务资源、统一办案标准、提升监督力度。
此外,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人民监督员等参与,提高文物文化保护社会参与度,增强公益诉讼线索发现能力。
切实履职强化诉源治理
为深化诉源治理,宣城市检察院部署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工作,对全市范围内纪念建筑、传统村落、古牌坊、古遗址等开展全面摸排,已摸排265处,发现建筑物整体或部分损毁、消防设施不完善、传统村落风貌破坏等问题220处。
围绕发现的问题线索,采取实地勘察、查阅史料、专业咨询等方式开展调查取证,并建立台账、逐一销号。先后就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破坏文物和文化遗产等问题提起检察建议60件,推动问题解决,实现源头治理、长效治理。
加强保护助力共治共建
绿影濛濛,径入碧云,江南古村在一片翠微中若隐若现……宣城市古村落资源丰富,结合全市传统古村落众多的现状,宣城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强化传统古村落保护。
旌德县、泾县检察院联合地方文旅部门分别在旌德县朱旺、江村和泾县黄田、查济设置“古村落保护示范基地”,让检察保护更近一步。
绩溪县检察院聚焦当地重点古村落瀛洲镇仁里村开发与保护,通过调取相关资料、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开展监督,针对部分传统建筑保存较差等问题向县住建局和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促推镇政府实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并引入社会资本800余万元修缮建筑20余处,实现人居环境提升和传统风貌并存。
广泛宣传凝聚社会共识
为凝聚社会共识,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的宣传作用,广泛开展线上普法宣传、典型案例发布、问题线索征集,合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旌德县检察院围绕旌德文庙、合锦村、汤村等地文物遗产现状,现已制作《山野行记》系列视频19期,播放量共计376000余次,通过检察官现场“探秘”方式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做好线上宣传的同时,检察机关同步加强线下宣传,在重点文保单位和古村落张贴保护条例、分发宣传手册、开展普法宣讲,并在实地走访中听取村居委会和村民意见,提升检察保护精准度。(安徽法治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范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