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明光市紧紧聚焦家庭这个“小细胞”,在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纠纷领域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有力贴合《民法典》中关于“离婚冷静期”的相关内容,创新打造了“爱不释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品牌,深入推进初端联动、前端排查、中端化解、末端保障“四端”共治,以调解家庭“小矛盾”助推社会“大治理”,聚焦家事“小切口”创建社会“大和谐”,明光市婚姻家庭领域连续多年未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抓初端联动 优化调解格局
以“阵地、队伍、效能”为抓手,明光市着力构建“上下贯通、高效协同、系统集成、合力攻坚”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体系。
拓展一个服务阵地。以“爱不释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为中心,拓展品牌阵地,横向联动法院、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纵向联动17个乡镇(街道)及152个村(社区)综治中心,设立173个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联络点,广排查、快调解、多联动,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排查调解网络,将工作触角向服务窗口、基层网格、家庭单元延伸,打造“家门口”的服务阵地。
组建一支服务队伍。组建由专职人民调解员、妇联主席、法官、综治专干、心理咨询师、律师、志愿者等构成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专业调解队伍,为濒临破碎的家庭开展婚姻指导、矛盾调解、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服务,目前团队共有成员40名,其中,核心成员5名,调解员“7x24小时”全时段在线在岗,确保工作“不断档”,服务群众“不断线”。2023年,专职调解员王玲获评“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凝聚一股工作合力。法院、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联合建立了工作会商机制,定期召开会商交流会,研究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通过加强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实现数据分享、力量协同等多方融合;对复杂性案件,多部门联合开展纠纷调解、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援助工作等多元化解,切实形成“抱团”调解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会商12次,联合化解复杂案件20起。
抓前端排查 消除平安隐患
明光市“爱不释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与市法院、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妇联、综治中心组成“六家联排”,加强隐患排查和分类预警。
婚姻登记处精准排。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以常态化排查矛盾纠纷为抓手,遵循“先了解,再办理”的流程,对前来申请离婚的当事人详细了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信息,重点对家暴、婚外情、老人抚养和子女教育等琐事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并及时反馈至“爱不释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进行劝解劝和及情感疏导。
妇联组织分类排。市妇联全面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三级”预警处置,组织基层妇联逐户走访登记,开展危险评估,落实分级处置,截至目前,共排查出重点家庭366户,“风险型”家庭261户,均已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管理,实施定期探访,确保及时掌握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多方联动主动排。市法院对婚姻家庭类案件采取“庭内调解+庭外协商+立案诉讼”相结合的方式,应调则调、当判则判。市公安局及时对接报的家暴警情进行分析处置,严防重大矛盾纠纷、家暴、过激行为等转化成恶性刑事案件,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处家暴类警情57件,均妥善化解。
属地网格员随时排。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综治专干、派出所民警等基层人员力量,结合日常工作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及时发现收集苗头性、倾向性的婚姻家庭纠纷隐患,对不能就地、妥善化解的纠纷,及时求助专业调解员开展纠纷化解。
抓中端化解 形成调解闭环
按照“分类分流、暖心调解、建立台账、案件回访”四步走的闭环工作模式,明光市持续推动调解工作规范化、流程化、高效化开展。自“爱不释手”调解室成立以来,已为2800余对夫妻提供调解、咨询和疏导服务,其中1632对夫妻调解和好。
建立分类分流机制。深度探索将离婚类型分类分流的调解工作机制,将离婚分为“冲动离婚、争议离婚、理性离婚”等类型,创新采用1名调解员+3类离婚类型分类+各类专业志愿者共同辅助“1+3+X”特色服务机制,为当事人提供“订单式”调解方案。
建立暖心调解机制。各级各类调解员以“耐心”倾听诉求,“细心”化解纠纷,“诚心”解疑释惑,“关心”巩固调解的“四心”换取群众对家的“安心”,从专业的角度客观分析,引导当事人走出婚姻迷茫与纠纷。对“冲动离婚”型夫妻提出感情修复的合理化建议;引导“争议离婚”型夫妻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争议;为“理性离婚”型夫妻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其解决离婚后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问题。
建立台账管理机制。对受理的婚姻家庭纠纷实行清单式管理,建立“一案一策一档”,列清纠纷原因、利害关系人、调解责任人、调解进展等,一月一梳理、一月一推进,切实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落实到位。
建立案件回访机制。对调解成功的案件落实“回头看”制度,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访谈的形式开展跟踪回访,深入了解当事人的思想状况、对调解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有无新的纠纷隐患苗头等,杜绝“调解完”就是“化解完”,切实做到“案结事了、怨除人和”。
抓末端保障 延长服务链条
据了解,明光市将婚姻家庭矛盾调解服务链条延伸至调前调后,实现调前防微杜渐,调后防止回潮反复,持续提升专业性调解质效。
“调解+政策帮扶”。针对纠纷双方存在政策盲点,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政策帮扶和政策解读,消除盲点,实现调解情理化、人性化。市法院还联合“爱不释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站,从“最有利于孩子的角度”化解婚姻矛盾、优化未成年人家庭成长环境。
“调解+法律援助”。针对调解不成,需要进行法律援助的案件,建立法律援助受理工作台账,第一时间开启“绿色通道”,及时提供法律援助。2023年以来,已累计为82件婚姻家庭案件的当事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调解+法治建议”。定期组织调解员对案例进行汇总、梳理、分析,对婚姻家庭纠纷产生的重点领域、年龄分布、纠纷类型等分类开展调研,分析问题根源、查找问题症结,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023年以来,已累计提供2篇有针对性的法治观察建议。
明光市“爱不释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品牌从“情”字出发,再深度融合“理”“法”,为当事人释法明理,为众多家庭的幸福护航,以家庭的“小平安”促进社会的“大稳定”,以小“家”和促大“嘉”安。(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