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阜南倾情打造有温度的法律服务
来源:记者 聂学剑 阅读量:10000 2024-07-18 16:29:07

近两年来,阜南县以“法宣进门、法援上门、公证登门、助企有门、回访入门”为抓手,推行“五服临门”品牌服务,聚焦、亮化阜南公共法律服务中的普惠、融合、效率、精准、便民元素,把带着温度的法律送上门,用脚板丈量出广大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工作中,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结合当地实际,针对老弱病残特定人群和当前深度开展的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把带着温度的法律服务“送上门”,作为工作特色全面展开。

从形式多样的“法宣进门”抓起。阜南县融法于景,在城区打造法治生活社区、口袋公园、长廊、广场26处。以“法润书香”品牌建设为依托,打造县城15分钟法治阅读圈。在全县334个村(居)打造法治公园、法律图书角等700余处。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14个、市级124个。推广“阵地式”普法,进村入户“未呼先应”。把法治元素融入城乡建设整体设计和美好乡村建设,打造“沉浸式”法治阵地,组织创作“淮河琴书”“嗨子戏”等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开展“趣味式”宣讲,增强互动“有呼有应”。以“送法八进”“法润乡村社区”“政法干警进网格”为载体进村入户,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案例说法模式进行宣讲。发动全县35名普法宣讲团成员、334个村居法律顾问、177个法治副校长、618名“五老”人员和4000余名乡村“法律明白人”,携手走街串巷,进村入户,把法律“硬道理”变成“家常话”,真正做到“法宣进门”。今年以来,该县组织法治宣传、法治讲座等510余场次,入户宣传并解答法律咨询1450余人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2.4万余份。

7月5日上午,记者跟随阜南县法援工作人员一起,顶着烈日驱车28公里,深入柴集镇一农户家。受援老人因车祸获得法援后,法援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这是第二次登门入户,和老人沟通赔偿金额事宜。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左臂还带着夹板,一连声地道谢,说是全部听凭法援工作者作主。据介绍,阜南县法援中心对特殊受援人实行上门服务和开设绿色通道,严把受理、办理、监督、回访四个关口,2023年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65件,解答法律咨询3712人次,办结为农民工讨薪案件266件,涉及金额1079万元。案例入选司法部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库1件。今年上半年,“法援上门”服务10人次,166名群众来电致谢。

就在采访当天,阜南县公证处刚刚收到“12345”市长热线投诉平台转来的表扬信。办证人高先生在国外工作,近期准备和外国女友结婚,根据当地政策,需要高先生办理未婚及无犯罪记录公证。6月20日,高先生委托朋友乔某前来办理上述涉外公证,首办公证员乔龙蓉通过微信方式反复与高、乔两人沟通,根据《领事认证办法》为高先生顺利办理了公证服务,两位当事人欣喜之余,乔某拨打了平台热线,专门对公证处提出表扬。阜南县公证处负责人赵斌兼任阜阳市公证协会副会长,他介绍说,从错证“零容忍”到“公证登门”品牌服务,实行延时、预约、容缺、邮寄、加急等各种便民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有效解决“办理难”“取证难”和“出证慢”等问题。今年截至6月底,已为群众、企业办理上门公证9件,邮寄送达公证书38件,上门核实材料116件。

在“助企有门”方面,阜南县着眼县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法治需求,组建阜南同心律师服务团。由县司法局负责人、律所主任带队到重点企业,司法所长、村居法律顾问带队到镇、村企业,面对面提供免费法治体检、法治讲座、审查合同、健全制度、法务咨询等服务。通过建立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定期推送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案例解析。今年以来,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34家,组织讲座23场,政策宣讲解读16场次,为企梳理法治风险点22个,提交法律建议17份。通过入企“把脉问诊”,开出“法治良方”,以小切口为企业规避大风险。

通过“回访入门”,强化服务质量。阜南县采取电话联系、进门入户等多种方式,对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援助办理、公证服务质效、行政争议化解等法律服务事项进行回访调查。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真正让阜南公共法律服务不仅走进群众、企业“门”,更加贴近群众、企业“心”。

今年3月,阜南县法援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获评阜阳市“八五”普法中期表扬先进单位。(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