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和县赵集乡不断完善“民声呼应”工作机制,通过快响应、快承接、快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积极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乡村治理新格局。
落实机制,有力度。该乡将“民声呼应”工作机制与乡村治理、综治信访等工作深度融合,完善“民声呼应”工作方法和流程,明确从信息接收、信息响应、工单办理、回访等每个环节的办理时限和责任人,严格落实主要领导牵头,分管负责,压紧压实班子成员、部门及村“两委”干部的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周汇总会商、月通报复核、季考评”工作机制,确保“民声呼应”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推进。
强化服务,有温度。为提升乡村干部服务群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周例会组织乡村干部开展业务培训,通过案例分析、“传帮带”等方式,加强乡村干部服务群众和调解纠纷的能力。落实12345热线、“两有三解”人民网留言、信访等平台问题接诉即办,对于不能及时办理的诉求,由主要领导牵头进行会商,将解决方案和承诺办理时限告知诉求人,让群众尽快看到效果。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党政领导入户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做好政策解释工作,通过入户回访,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疏导群众心结。今年以来,全乡共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两有三解”等平台群众反映诉求236件,已办结233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让“民声呼应”群众诉求办理机制落实更有温度。
解决问题,有准度。群众反映的问题,专职人员第一时间接单,及时准确了解群众的诉求,由乡党政领导签批后,精准交办给相关责任人,责任人第一时间响应,深入走访群众,上门协调解决,按照诉求轻重缓急程度,严格落实“清单+闭环”工作机制,形成受理、办理、回访等环节,真正把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李梅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