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四维”发力描绘怀宁法治乡村新画卷
来源:通讯员 曹立军 记者 王原 阅读量:10000 2024-08-07 14:51:16

近年来,怀宁县司法局筑牢县乡村三级法治网络,夯实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基础,从打造精品示范、优化法律服务、创新普法形式、化解矛盾纠纷“四个维度”发力,探索出一条以法促治、以法谋兴的新路子,绘就了一幅法治乡村“新画卷”。

打造精品示范 书写民主法治新画卷

仲夏时节,走进怀宁县月山镇复兴村,浓浓的法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法治宣传走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标语、村民议事屋……随处可见的法治元素,深植村庄每个角落,似春风潜移默化浸润人心。随着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步伐的加快,复兴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曾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安徽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放眼全县,复兴村只是示范创建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实现“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覆盖,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7个、市级128个、县级85个,从2021至2023年,共兑现奖补资金574万元,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普法阵地,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显著提升。

优化法律服务 书写为民初心新画卷

在三桥镇双塘村,说起“法律明白人”王萍,大家没有不佩服的。村民们都亲切地喊她“王大姐”,学校、企业、屋场……哪里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喜欢围着“王大姐”听她讲法律常识、法律故事。前些年,还是村干部的王萍在村里建起了一座农民普法学校,法律培训室、法律图书室、法律咨询室一应俱全。退休后,当起了“法律明白人”的王大姐还把以她名字命名的“王大姐”调解工作室也搬了进去。在这里,王萍定期邀律师为村民讲法律知识,请优秀调解员与村民小组长谈调解方法,约法律顾问为村委会人员讲依法办事等。今年,县司法局出台《“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方案》,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结对,常态化到村开展教育培训。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法治家庭”示范户评选、乡村“法律明白人”命名等活动,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97户,“法治家庭”示范户54户,乡村“法律明白人”1763名,为群众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提供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化解问题事项80余件。

创新普法形式 书写法治宣传新画卷

马庙镇合一社区的乡村大舞台前,尽管距离演出还有半个多小时,前来观看法治戏曲演出的村民们络绎不绝,现场热闹非凡。村民陈大姐说:“这种演出真的好,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可以学习法律知识,这种宣传方式我们老百姓最喜欢。”近年来,县司法局畅通普法宣传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开展“普法村村通”活动,利用5400多个乡村普法大喇叭,向农民讲解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联合县电影公司开展“法治电影进乡村”活动,播放法治电影65场,2万余人次观看;积极利用地域特色,联合县黄梅戏剧团投入30余万元,创作《春风化雨》《庭审之前》《向宪法宣誓》等黄梅戏法治戏曲10余部,在全县乡村开展巡演50余次,获得良好社会效果。同时探索建立“点单式”普法模式,持续开展“乡村夜话”“普法村村通”法治宣传活动,深入村组开展“滴灌式”精准普法,提升法治宣传的精准度。

化解矛盾纠纷 书写基层治理新画卷

清河乡温桥村人民调解室里,七旬老汉黄某成功拿到1300元赔偿金。不久前,黄老汉诉出了其近期的一件烦心事,前期某公司安装污水管网经过他家水田地下,导致自家2.2亩水田蓄不住水,黄老汉非常气愤到村反映。村委会充分发挥党员、乡贤、网格员等能动带头作用,经调解达成一致协议,某公司补偿黄老汉水稻减产带来的损失1300元,双方和解。近年来,该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一站式”纠纷体系建设,坚持“一盘棋”多方联动、“一张网”精细摸排、“一链条”服务保障,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培育形成“张霞工作室”“老彭调解室”“王大姐工作室”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民间调解组织,推广清河乡温桥村“四理工作法”。依托“1+4+N”基层政法联动协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司法主导、各方参与的联动协作调解格局,常态化组织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深入到田间地头、群众家里,对各类矛盾纠纷和困难诉求开展排查化解。今年以来,成功调解纠纷2524起,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持续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通讯员 曹立军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