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美行业的迅速发展,大到磨骨抽脂,小到祛斑点痣,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踏入美容院。然而,一些不规范美容机构的出现,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医疗美容规范经营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深化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技术,深入开展医美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促进医美行业规范经营,努力让人民群众“美得放心”。
拓宽数据来源 编织数据密网
数字监督模型有效运行的关键是畅通数据来源。该院利用网络平台检索功能,通过美团、大众点评等APP,搜索“激光”“祛斑”等关键词,获取美容机构服务信息。同时,联合区卫健部门、市场管理部门,就医美行业大数据法律监督工作召开座谈会,汇集相关数据200余条。汇总行政监管部门数据和网络数据,为构建医疗美容规范经营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形成埇桥区医美行业数据库。
数据碰撞发力 指明调查方向
检察官通过大数据检索、数字建模对比,筛查出经营资质、医疗美容用品等重点线索清单,最终锁定20家存在安全隐患的店铺。该院立刻联合执法部门对美容机构开展实地核查,经过查实,部分美容机构存在虚假宣传、缺乏相关证件、医疗废弃物暂存间不合格等问题。
多方合力共管 巩固监督成效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院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医疗美容专项监督活动听证会,并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会议。会上,承办检察官围绕发现问题及事实,出示证据材料,释明法律依据,并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各方就加强医疗美容领域监管进行充分讨论、凝聚共识。相关责任部门表示,将加大监督及宣传力度,迅速推进整改任务完成,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次医疗美容专项监督活动,是对数字检察监督模型的一次有效应用,也是“府检联动”的一次深刻体现,更是检察机关护航民生民利的有力行动。该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借力数字检察、持续关注民众需求、依法能动履职,推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乔婉君 徐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