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背影
来源:孙之旺 阅读量:10000 2024-08-09 15:17:12

□孙之旺

13时30分,我在办公室喊儿子起床,让他去卫生间抄把水洗个脸,送他去上学。

很近,步行八分钟,两个红绿灯。过了一个路口后,我对他说,你一个人可认识路?爸爸有急事不能送你了。儿子说,认识。我很想让他独自上学,都12岁了,每天家里家外离不了人,一直不敢放手。患有孤独症的他不认识人,家人只认识我和他妈妈、爷爷、外公,其他的亲戚、老师、同学包括每天陪读的李阿姨都叫不出称呼和姓名,让他说出家中三个人的姓名,对他来说都是很难的问题。但他自小对路却甚少糊涂过,一般不远的,走个一遍就记住了,因为人名对他来说是抽象的,而路是具体的。就像他搞不清白天、黑夜,我告诉他,夜晚是天累了,闭上了眼睛。

我们短短的对话一问一答便结束了,儿子不知道追问我有什么急事,也不知道撒娇缠人。比我还高一节手指的帅气的他背着书包走了,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不是生我气,他没有这个意识。我不敢大意,落下几步紧跟后面。

到第二个路口时绿灯只剩下几秒,有人过马路,他也跟着过了,我没有大声喊他停下。没走几步,拐弯的车子像水一样涌过来,他赶紧止住脚步,又被车流迫得稍稍后退些。我正好卡在斑马线上,看着他的背影,我有点紧张,也不知道他是否害怕,以前过马路都是我们带着他的。好在没有车主凶他,他不至于惊慌失措。漫长的红灯,他始终没有回头,只要一回头,就可以看见我。我有点失望,在他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去找爸爸;又有点庆幸,我可以继续实施我的计划。

校门口紧西边是两家小商店,外面有伸摆出去的地摊,新奇的文具、漂亮的书本、便宜的零食,每天吸引许多学生驻足,他们的口袋或多或少都装着一点零钱,可以毫不犹豫地拿走自己喜欢的东西。经过第一家地摊时,儿子停下脚步瞅了瞅那些五彩斑斓的包装,但什么也没拿。临分手时我和他说了,路上不要停留,赶紧上学去。到了第二家,我看到他弯下腰去,拿了一个小瓶子,应该是薄荷糖之类,他到底没忍住。最近他喜欢上了口香糖、木糖醇,家里有了两盒,却一进超市还是想要。

他起身后,正了正书包,我没有跟过去付钱。阿姨看他拿着瓶子不放,以为要买:“五毛钱!”经过多次逛超市,他现在知道了拿东西要付钱。儿子把左手伸进裤兜里掏来掏去,没有,又换过手来,在右裤兜里摸来摸去,我听见他的手碰到手帕纸塑料包装皮窸窸窣窣的声音,但终究没找到一分钱。我每天只要求他在两个裤兜分别装一包纸巾,他怎么能掏出钱来呢?他认识钱,但并不知晓具体面额的购买力,又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他不会花钱。加之有的食品和文具并不健康环保,我不放心,一般不给他带钱。

阿姨怕他没听清楚,又说了一遍,五毛钱!儿子又掏了一遍。掏不出钱来的他拿着小瓶子凑近阿姨,把空空的左手给阿姨看了看。阿姨没说什么,买东西的学生很多,她忙着收钱去了。他看着阿姨,怔了一会,没说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他一年到头基本没有主动语言,无法与人沟通交流,更多的是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阿姨怎么知道每天和其他学生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的他不会说话呢。

他又拿着小瓶子去了店里,一位老人家在里面看店。见儿子进去,以为他是要付钱,说了声,五毛钱!儿子遂又摸了摸两个裤兜,然后,把空空的左手伸给他,仍旧不说话。老人家见他拿不出钱来,又不说话,就指了指外面的地摊,意思是要他还放到原来的地方。儿子没有去,他那已与我一般大的右手紧紧地握着小瓶子,退后两步,站在门槛上,似进似出,1米72的他微微弯着腰,似乎怕触着那不高的门楣。门框里那么大的他是那么的刺眼……我站在几米外他的背后,不知道他是否在努力尝试着表达诸如正常孩子会说的,我能否赊一下,回头从同学那借钱给你,或是我让爸爸妈妈给你钱……可惜他不会表达啊,他的唇语老人家能读懂吗?几年前,他从超市里拿着东西就走时,我多次和他说过拿东西不付钱等于是小偷,非常可耻。虽然可能不理解“可耻”的意思,但他知道肯定是不好的行为,他读得懂我脸上的表情。不知道此时儿子有没有在想,阿姨和老爷爷是不是认为自己不想付钱。我没有看到他发窘的神情,我在儿子背后。我想到懂事些后的他偶尔在商场忘了付钱时,我批评他,他脸上涨得通红的样子。

旁边的学生们拿着东西互相比划着去学校了,儿子最终放下了那五毛钱的小瓶子。几米之外,我发现我和儿子距离是如此遥远。看着他两手蹙蹙,无处安放,我心头一酸,难受极了。

儿子一直低着头,慢慢走进校园里。我看着他渐渐淹没在紫红色校服的人流中。他今年上五年级了,在五楼靠侧边的教室,护栏很高,我根本看不见他,但我一直盯着他索寞的背影上楼,一层一层,直至五楼。

晚上,我从儿子外公处接他回家时,问他,你中午在小店门口拿的东西是什么呀,口香糖。多少钱,五毛钱。那你有没有买呀,没有。为什么呀,他掏了掏裤兜,没钱。那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很难受。“难受”这个词我没有教过他,我也不知道怎么去教他理解,但他很自然地用上了,也许是书中出现过这个词,曾经在他脑海中闪过。他极少能对答几句话,且表达比较准确。

我再没问他什么。到家后,我立刻拉着他去楼下超市。他看着货架上的一排口香糖,雀跃不已,拿起又放下,最后挑了一盒深蓝色9.90元的“炫迈”。我给了他十元钱,他右手把“炫迈”紧握着,左手把钱递给了收银台的阿姨。阿姨找给他一角硬币,他装进裤兜里,立刻手舞足蹈地撕开包装纸。

出了超市门,我看了看手机,21时25分。

儿子一直一个人睡。

夜半,我与海棠花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