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斌
初夏,我陪九十多岁的老岳父到素有“富硒之乡”美称的石台休闲几日。
所住的源头村,坐落在秋浦河上游支流公信河的源头。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靠路边那套古宅,宅子大门前有围墙,围墙正中有门楼。这家主人是81岁的李大爷,他非常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大约有二百年历史的老宅以及他们老夫妻俩住的新楼房。老人说,这套新楼房是2016年盖的,彩电、冰箱、车库、洗衣机一应俱全,自来水还是纯山泉水。老人自己干了一辈子乡村赤脚医生,爱人干过村妇女主任,两人现在都能拿到政府补贴。说起现在生活,老人非常开心,他说现在国家搞乡村振兴,四周青山都是政府出钱保护起来了,这两年随着文旅经济发展,村里不少青年人也不外出打工了,而是回家乡开起了民宿。这里山好水好含硒高,你看看,城市人都往这里跑。
到了石台,当然要上仙寓山。神龙谷有一条清流穿过,长廊横卧在河上,三三两两的村民和游客憩于廊上。我们沿河边栈道逆流而上便进入神龙谷,小河宽不到几米,左岸弯弯,右岸曲曲,中间有索桥相连,沿途绿树成荫遮天蔽日,河水潺潺不急不慢,偶遇瀑布,时而隔岸观赏,细珠如游丝扑面而来;时而穿瀑布而过,如一帘幽梦,人似在梦中。这里的流水温文尔雅,只有瀑布在不停地弹奏着自己的节拍,哗哗地跌进了小河又恢复了平静,静静流淌在翠绿之间,滋润着万物。传说中神龙氏尝百草,乃中华农耕和医药之祖也,有山必有药,中药材历来都是山民之宝,故这里名曰神龙谷,一定饱含着山民们对神龙氏的敬仰和崇拜。
第二天,特地早起驱车至观景平台看日出,虽然没有看到日出,但那飘浮涌动的云海,尽收眼底。拾级而上,来到一户自住兼民宿的人家,看到一位老人满面春风地走过来。老人家1928年出生,日本人轰炸时,从东至跟随长辈逃荒来到石台山里。老人说,没想到还能赶上今天这么好时代。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庞镌刻着曾经的沧桑,但他那掩饰不住的笑容,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今天的幸福。我介绍老岳父说,这位是91岁老弟,你们哥俩比比手劲,好不好?两人都很愉快地比试起来,他们又蹦又跳手舞足蹈,童心大发,仿佛又回到了少年。
山还是这座山,河还是这条河,在民族危难外敌入侵时,这里只能是老百姓逃荒避难的场所,而在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今天,这里已是人民大众休闲康养的胜地。临行我又回看了一眼这群峰环抱的一排楼房,这白云深处的百姓人家,低头是山水交响的山谷,抬头是青翠欲滴的峰峦。走过近一个世纪的老人,便是一部时代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