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时间,我办理案件166件,其中,诉讼、仲裁案件126件,法律援助案件40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80多万元……”8月16日,沈雪冰作为2023年度我省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律师代表,在全省律师行业选派青年律师到西部锻炼暨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工作会议上,亮出了自己的“法援答卷”。
记者估算了一下:援助期间,沈雪冰平均两天多就办理一起案件。“如此高效是如何实现的?”面对提问,沈雪冰笑言:“家人不在身边,周六、周日都用在了办案上。”
用专业赢得信任
今年47岁的沈雪冰从事律师工作已有22年,先后获得“安徽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优秀律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心怀法治梦想的他,以“愿为一束光”的执着,热心公益事业。2023年,经过报名审核,他如愿被选中,被司法部选派到贵州省锦屏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工作。
锦屏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誉为“中国杉木之乡”。县城有清水江、亮江、小江三条河流汇聚,素有“三江六岸”美称。这里的人们喜食辣椒,初来乍到,沈雪冰面临着饮食和语言的双重考验。从不适应,到习以为常,他用积极行动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受援人龙某某是一名建筑工人。因建设方赶工期,2020年8月5日23时许,其在工地施工时从2楼摔下受伤。事后,与项目承建公司就赔偿事宜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龙某某儿子是一名军人,为帮助父亲维权,于2023年11月向服役地青海省西宁市法援中心提出申请。西宁市法援中心将该案转至锦屏县法援中心办理。
沈雪冰承办此案。他四处奔波,收集整理证据,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开庭期间,他多次与项目承建公司沟通协调,最终为受援人争取到近20万元的赔偿款。今年5月17日,龙某某冒着雨,给沈雪冰送来一面写着“真心为民办事,倾心为民解忧”的锦旗以表感谢。
以实干彰显担当
“王师傅,我来看你了。”人未到,声已至。6月13日,沈雪冰来到锦屏县偶里乡格溪村一处木屋回访。听到熟悉的声音,木屋的主人王某某赶忙出来迎接。
王某某是一位古稀老人,2023年7月2日在路边等公交的过程中,被骑行共享单车的龙某撞伤,导致腰椎体骨折,花去数万元治疗费。由于肇事方龙某一家经济困难,赔偿成了难题。出院后,王某某来到县法援中心求助。
沈雪冰接手案件后,经过认真调查,发现了突破口,破解了僵局。原来,肇事的共享单车有保险,考虑到实际赔付能力,他便把肇事车辆所属公司和投保的保险公司一起作为被告,起诉到法院。最终,法院采纳了沈雪冰的代理意见,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受援人7.7万元,龙某赔偿1.3万元。目前,保险公司的赔偿款已履行到位。
对于疑难复杂案件,沈雪冰不畏困难挑战,认真研究案情,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积极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展现了一名法援律师的使命担当。
援助期间,沈雪冰还受聘担任锦屏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他帮助县政府审查各类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30多件,为县政府领导班子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等开展法治讲座30余场次,助力当地法治政府建设,收获好评与认可,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用行动带动法援
一年时间,沈雪冰将法治温暖传递到锦屏的“三江六岸”,忙碌而充实。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家中年逾八旬的老父亲。
沈雪冰告诉记者,他是瞒着父亲去援助。为了避免老人发现端倪,工作间隙,他抽出时间拨打视频电话跟父亲聊天,休假回家也是第一时间去看望父亲。“工作虽然辛苦,当听到受援人对我说谢谢的时候,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未来的执业道路上,我会一如既往地以行动践行初衷和使命,全心全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更令沈雪冰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学生”黄祺炜在法援志愿精神的感召下,报名去西部锻炼。黄祺炜是安徽双睿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年轻律师,16日当天,师徒二人在全省律师行业选派青年律师到西部锻炼暨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工作会议现场,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接力。
沈雪冰向即将出征的8名“1+1”志愿律师以及去西部锻炼的12名律师送去祝福:“衷心祝愿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播种法治与大爱。”黄祺炜则表示,他将接过沈雪冰手中的接力棒,前往贵州省铜仁市万山镇进行锻炼,擦亮青春底色。(记者 周莹莹 实习生 安妍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