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 铜陵市西联镇把代表联络站“搬进”农家小院
来源:安徽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珍 阅读量:10000 2024-09-06 16:55:52

农家小院内灯火通明,伴随着田野清香、阵阵蛙鸣,操着地道方言的人大代表们与村民们围坐一堂,话家常、议事情、提意见。9月4日晚,记者跟随省人大常委会 “市县人大行”集中采访团来到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垅上村,在村民王海东的家中见到了这样一幕。

这是该镇组织开展的“庭院夜话”活动现场,活动邀请了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村民组长、老党员和部分村民参与。据悉,2023年,铜陵市在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联络站标准化建设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其中西联镇创新搭建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庭院夜话”特色平台,坚持“群众聚在哪、阵地就设在哪”,利用村民傍晚闲暇时间,将议事阵地从代表联络站移至农家庭院,因地制宜推行多元议事模式。

左梓涵/摄影

“最近我们镇正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今天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建议。”晚上7点,在垅上村党总支书记汤超的主持下,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讨论开来。

“苏家垅自然村需要新建平水坝,来控制腰河的水位,确保腰河水位不受犁桥水镇蓄泄水的影响,让苏家垅6、7百亩地有水灌溉。”村里的种田大户胡广松率先提出了建议,其他村民纷纷应声附和。

“如果新建平水坝,要建在垅上腰河的最东边,才能解决腰河整个沿线田块的灌溉问题。这个问题村委会还要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做进一步的沟通,后续进展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义安区人大代表、垅上村乡村振兴专职书记张有胜作出了专业化解答。在铜陵市义安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张有胜就曾结合多年的调研经验,提出了相关议案。

一问一答间,问出了民意诉求,答出了代表担当。

围绕党的政策以及民生实事等内容,“庭院夜话”活动通过人大代表引导话、乡贤能人带头话、村民群众主动话的形式,一线收集村情民意,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反馈清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问题,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

“现在我们向代表们反映诉求和提建议更便捷了,今天只讨论了几十分钟就获得了满意的答复。”今年参加过两次 “庭院夜话”活动的村民孙慧对此赞不绝口。次次“满勤”的张有胜也感受颇深:“以前在会议室开会,虽然设施更好,但我们坐在上面,村民坐在下面,彼此很有距离感。现在我们和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以拉家常的方式倾听民声、征集民意,关系更近了,沟通也更顺畅了。”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联镇累计开展“庭院夜话”7期,收集解决各类问题120余个。(安徽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