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一件代表建议让五十年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天长市多举措擦亮“亭满意·天一流”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来源:安徽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珍 阅读量:10000 2024-09-10 11:28:28

总面积超6千平方米的车间里,却鲜有工人的身影,嘈杂的轰鸣声中,只见机械臂上下翻飞、AGV搬运机器人来回穿梭……9月3日,记者跟随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市县人大行”集中采访团走进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压力表5G智能车间,目睹了一个个零部件“变”为压力表产品的智能化生产过程。

被冠以“仪表之乡”的天长市,集聚了400余家仪器仪表及关联企业。而成立于1974年的天康集团,也是该行业目前唯一一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近年来,该企业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尤其是2023年以来通过开展产线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今年1至8月,企业营收达81亿元,税收2.2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和16%。

而这与一件代表建议的落地落实有关。天康集团总经理毛文章也是一名市人大代表。2022年滁州市两会期间,毛文章结合所在企业的发展经验和对其它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成果,提出“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企业智能制造的建议”。“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民营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 毛文章从政策引导、技术援助、资金扶持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收到建议后,天长市人大、政府高度重视、同向发力,深化落实工业30条、科技10条等政策措施,推动建议落细落实。2023年以来,天长市政府安排各项惠企资金3.8亿元,新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75名,人才团队8个。其中,天康集团近两年获得各项荣誉以及各类技改项目投资已兑现市本级政策奖补资金2392.3万元,仅今年刚认定的“省级智能工厂”称号就增补至50万元,比上一轮政策标准翻了2.5倍。

“针对毛文章代表提出的建议,我们今年又对政策进行了提档升级。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并由财政、工信部门配套设立了2500万元的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补充了20条政策支持方式,天长市本级落实工业政策资金预算总盘子已达1亿元。”天长市工信局副局长施勇说。

这是天长市人大代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多名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天长市切实抓好建议落实,打出政务服务、公平法治、助企纾困提质增效“组合拳”,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优化服务、厚植沃土,营商环境增值化改革成效凸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结合部分代表提出的“加大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构建公平竞争环境,同时针对企业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法治体检和法律援助”的建议,天长市持续开展法治天长建设,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式,提供法治宣传、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进一步打造公平、透明、规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政务服务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备要素。结合部分代表提出的“简化部门政策申报流程,减轻企业申报成本,确保企业对政府的政策红利应享尽享”的建议,天长市整体谋划,加快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企业诉求“一个口子”受理,“一站式”兜底服务,切实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同时,结合部分代表提出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搭建企业招工平台”等为企服务相关建议,天长市着力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级,积极为辖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在人大代表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增值化改革,‘亭满意·天一流’营商环境已成为天长展现城市形象、推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金字招牌’。 ”天长市副市长张文杰表示,今年天长共办理滁州市人大代表建议31件,天长市人大代表建议104件,其中营商环境相关建议11件,已全部办理完结,实现办结率、满意率双100%。(安徽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