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烟火人间有一束光
——读《让时光朴素》
来源:杨苏力 阅读量:10000 2024-09-10 15:06:02

□杨苏力

不同以往,沈俊峰的散文集《让时光朴素》封面印有醒目的“中考热点作家”,及“‘双减’优阅读”、“‘名师’敲重点”等文字,这意味着作者的读者群已扩展至广大师生,真是件可喜可贺的事。书中收录三十五篇经典文章,分为《默化成树》《龙港寻梦》《最美的笑容》《闭门问春》四辑。能入选中考试卷、名师导读的文章究竟有哪些特点呢?阅读过程中,我仔细寻找答案。

好文章,一定具有生活烟火气。散文题材宽泛,世间百态,寻常生活,皆可文章。从生活中提取鲜活片段,记录瞬间感动,这类文章最能牵动人心。《满楼灯火》描写作者与父母在散步中走散,寻找时心慌失措,找到后才心安的片段。看似寻常的生活场景,却在作者千余字的描述中,展示了浓厚的亲情及老年父母生活的无奈。细思,与父母散步本该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可当作者因找不到父母,第一次正视父母的衰老,感受他们无法自理的那一刻,悲伤是无法自抑的。这种无法留住时间,留住父母青春,无可奈何的伤痛,经历过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文章结尾处“此时,满楼的灯火,像繁星点点,灿烂一片”。犹如神来之笔,不仅升华了亲情的主题,同时也勾画出万家灯火,家人相伴的温馨场景,让人心生无边暖意。

《让时光朴素》讲述作者在乡下买菜,食素,所引发关于对生活节制的系列思考。在乡下买菜本不是件稀罕事,吃素,也是近些年人们养生方式之一。作者笔锋一转,透过朴素生活表象,暗自琢磨过度享受带来的种种负面现象,留下耐人寻味的问句“地球如果坏了,我们的栖身之处在哪?”不禁让人反思。扪心自问,现实生活中,虽然“一个人需要的,也就是这么多。”可我们真的舍得,放弃所能享受的物质生活吗?《默化成树》开篇即见生活场景,“我喜欢漫山遍野的森林,也喜欢荒漠戈壁的独木;我喜欢千年古树,也喜欢刚刚栽下的弱小树苗”。《坐这里看一年的雨》中寻常的一滴雨被作者描述为“雨是通天接地的精灵”。《香染时光》《过年了》《沉吟》等文章无不出自热气腾腾的生活。眼里有物,心中有物,方能笔下有物。作者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在生活中捕捉琐碎的、细微的、生动的细节,经过筛选提炼,成了一篇篇精美文章。

好文章,一定具备情感具象化。生活百般滋味,需要喜怒哀乐等情绪体现。《今年三月三》讲述的是作者想在三月三当天采艾,原本同学答应让乡下母亲帮忙采些。不曾想当天雷电交加,同学发来微信:“下雨了怎么整?等天晴再说吧。我笑了,毕竟是他亲娘。”这个笑,仔细琢磨包含很多。有对老人无法出门的理解。有对自己无法当天采艾的遗憾。也有同学间百无禁忌的调侃之意。“我笑了,毕竟是他亲娘”。看似闲笔,人情味却满满。读到这句我也笑了,笑作者的诙谐幽默。

《到永和看黄河》描写作者去永和看到的黄河,压根不像人们常说的咆哮、奔腾、怒吼。而是“我眼前的黄河是安静、沉默、静思、不动神色的”。如果仅仅是普通游客,多会以静有静的美,动有动的壮观聊以自慰。然而,作者通过内心的联想,暗自将现实的静景与想象的动态,作了完美的过渡衔接,“我还是看到了她当初寻找道路的急迫、艰难、张皇、甚至是慌不择路,以及舍命拼杀”。两段文字,清晰反映出作者由平静、遗憾、继而激昂的情绪波动过程。正是作者感情的迸发和畅想,让实与虚的结合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氛围,一幅由平静流淌、到奔流汇聚至磅礴壮观的画面跃然纸上,令人沉浸其中。《南丰缘》中“剥开,皮薄、肉嫩、汁多,吃到嘴里,酸甜。呵,奇妙的好东西”。八十年代第一次吃橘子,可想而知的幸福。视觉加味觉的描述,是不是感觉到画面感倍增,口舌生津?《活出三辈子》中“这或许是时髦的一种夸赞,但是心里仍然美滋滋的,常常龇着大牙陪着傻乐。”从“傻乐”中能感受到乐自心底生的纯粹。《西瓜》《清风掠过》《父母是孩子的一座庙》等文章皆蕴含着饱满的情感。作者善于将不同的感受释放在字里行间,遂而流转形成韵律感、画面感俱佳的文字,让读者能够共情、共感、共享文字的魅力。

好文章,一定具有文本精气神。这需要作家拥有自己的精神内核。记不清是哪位作家曾说过“私人记忆”这一词汇,其意为,只属于自己的具体的记忆,充满细节、不会磨灭的经历。确实,只有当作者具备一定高度的眼界和格局时,才能智慧地轻松调动日积月累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和深度思考,写出具有精气神的好文章。《水》中不乏作者行走在城市河边、故乡河边的趣事,这些烙有时代印记和地域标签的经历,谁都无法复制粘贴。不仅如此,作者通过长期观察所见进行对比:从欢唱奔流的河水到断了欢乐的音符;从清澈透底到又脏又臭;从开阔丰盈到越来越瘦甚至断流……曾经的美好逐一抹灭,怎能不令人心疼?怎能不让人反思?作者以手中之笔发出呐喊和呼吁,“许多水,被污染了。”“有了水,生命蓬勃,万物化洁”“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水,如果没有了纯净的水,高傲的人类会是什么光景?!”直指人心的社会现象,触目惊心的问号和叹号,尽显文人之风骨。

《假如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是一篇关于家国情怀的文章。文中描述了邓稼先、许鹿希夫妻日常生活,分离二十八年的思念和担忧,及成功完成党和国家交给邓稼先的任务、邓稼先临终时说“死而无憾”的真实过往。夫妻之情、无私奉献、攻坚克难、家国情怀随阅读逐一呈现,让人潸然泪下。“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作者将这些属于邓稼先、许鹿希夫妇独有经历整理成文字,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最美的笑容》中“她就是这样,以这样的笑,以这样的无畏,面向屠刀,面向死亡。”一张青春脸庞,凛然蔑视着屠杀她的日军。女英雄笑对死亡的大无畏精神触动人心,不禁泪流满面。继而感恩,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及幸福生活。《先烈家书抵万金》《晓月照卢沟》《大别山上桂花香》等历经千锤百炼,心存高远,精神延展的文字怎能不让人拍案叫好?

沈俊峰的文字简练有深度,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彰显生活的韵味;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凸显人性的多样;深刻的思想内涵,充满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他的文字犹如一束光,给人温暖、希望和力量。为便于学生阅读理解,《让时光朴素》每篇文章经典词句下方都画有波浪线,旁有注解,文后附有延伸思考,书后附有参考答案。这本书对学生而言,是一本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及领略人生风景的书籍;于成年人而言,更多的是感悟人生况味;料想对作者而言,笔耕不辍的日子,内心一定是富足丰盈的。的确,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专注做好当下事尤为重要。合上书,耳畔响起一句歌词,走,带你去看沿途的风景……眼前仿若清风徐来,次第花开。